从十堰"汽车城"到湖北千里"汽车走廊"建设
从十堰"汽车城"到湖北千里"汽车走廊"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汽车工业开始了艰难的起步。湖北是全国发展汽车生产较早的省份之一,1967年第二汽车制造厂(1992年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在十堰动工兴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以汽车工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的湖北省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以东风汽车为主体,以十堰、襄樊、武汉三大基地为依托的千里汽车工业走廊崛起在荆楚大地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辐射华南、华东(上海浦东)、华中的战略格局,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兴旺发达,带动了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二汽建厂和湖北汽车工业的起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提出“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发展我国汽车工业体系”。二汽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期提出并着手筹建的一个大的工程项目。1953年初,毛泽东主席在批准一汽开始建设的同时,提出“要建设第二汽车厂”,随后,周恩来总理批示将二汽列入国家计划。但二汽在整个筹备和建设中,却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在1953年到1964年的12年间,曾经两次“上马”、两次均未实现计划目标而中途“下马”,直到1965年,国家决定再次“上马”,二汽才进行正式建设。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当时国际形势也非常严峻,1964年,根据毛泽东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指示,二汽的建设被正式列入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全国人民支援下,一批立志为祖国汽车工业大打翻身仗的创业者们,开始了一次艰苦的征程。二汽刚刚开始创业,“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二汽的建设者们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在短时间内确定了二汽的厂址、建设规模、建厂指导思想、建厂方针和总体布置方案等等。因为需要备战的缘故,二汽的厂址被选定在湖北武当山一带。1966年10月,二汽最终选择建在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8.5公里的武当山北麓的郧县十堰镇一带。
1967年初,国家原则同意建厂方案,同年4月1日,二汽正式开工建设,伴随着第一声开山炮响,二汽第一代创业者们在鄂西北的穷山僻壤,开始了共和国建设史上的又一个伟大壮举!
因为“文革”的干扰,二汽工程仅开工3个月就停止了。直到1968年11月,经过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示,二汽才于1969年1月恢复了建设。1969年9月,在国务院支持下,二汽建设终于扭转了停工的局面,步入了大规模建设阶段。
为了圆中国人的“汽车梦”,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撇家舍业,千里迢迢,凭着满腔热血云集到鄂西北荒僻沉寂的群山腹地。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二汽的建设者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以天当被,地做床,风餐露宿的创业精神,靠着小推车运来无数水泥沙石,凭着自己的双手竖起了一座座的铁塔,架桥铺路,引水送电……一盏马灯,一双草鞋,一根扁担是拓荒者们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所有人都以苦为乐,以累为荣,为能投身于这场中国汽车工业翻身仗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
二汽的建设得到全国的大力支持。其中一汽带头援建二汽,早在1956年,一汽就成立了支援二汽办公室,投入很大力量,帮助二汽建设,并承担了大量骨干专业厂的包建工作,成为二汽建设的主力和支柱力量。按二汽工厂设计方案,共需2万多台设备,其中国内试制的新设备有1568种,共计4895台。全厂共需560条自动生产线,其中117条都是由承包厂通过求助全国140多家科研院所才最终完成的。另有660多家设备企业共同承担了二汽配件的试制和制造工作。除去物质上的支持,各包建厂还为二汽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到1970年止,仅一汽就支援二汽4200多人,其中技术干部549名,其他各包建厂输送人员1万多人,培训技工2万多人,这一支支队伍构成了二汽初期的基本力量。
原任一汽厂长的饶斌,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1963年,他奉命来到武当山下,主持创建二汽。二汽筹建初,饶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实地调研后,形成一套适合二汽建厂实际的指导思想:一是从国情出发,瞄准国际先进技术,自力更生,立足国内,使二汽能达到现代化水平企业;二是产品要实行多品种、系列化;三是按专业化分工要求,替代综合性“大而全”建厂模式。在建厂策略上,采用“包建”和“聚宝”办法。“包建”即在汽车行业内较为优秀的主机或零部件企业中挑选,对二汽新建工厂实行“四包”,即对口承包新建厂的工厂设计、生产准备、支援和培训人员、调试投产。“聚宝”即是要把国内的科研和新技术成果,以及国内可采用的新技术,经过试验后,移植到二汽。通过“聚宝”,使二汽采用了在当时具有相当高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四新”成果。在“聚宝”中,也实事求是地采用国外先进装备,如从国外引进的12000吨曲轴锻压自动线,铸造KW造型线,冲压钢板开卷自动线等,全都是当时国际上很先进的装备。
经过艰苦的建设,24个专业厂在20多条山沟里崛起,号称百里厂区。而十堰市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立刻便有了“汽车城”的美誉,为了汽车而修建一座城市,恐怕再也没有哪座汽车城会像它一样名副其实了。
在产品开发上,二汽起初提出“以军为主”的方针,后来改为“军民结合,以军为主”,以后又进一步修改为“以民为主,以民养军”的方针。产品开发工作上反反复复的变动,使二汽的产品开发和设计拖延了不短的时间,直到1969年3月国家才正式批准调整二汽的产品品种和生产纲领,即EQ240型2.5万辆,EQ140型5吨载重车5.5万辆等三大系列产品。
1975年7月1日,经过建设者们近6年的艰苦奋斗,二汽第一个基本车型EQ240型2.5吨越野车生产基地胜利建成投产。
此后,又用了三年时间,二汽职工在产品、设备、工艺质量攻关的基础上,再度攻克64项重大质量项目,到1978年7月15日,建成第二个基本车型――EQ140型5吨载重车生产基地并于当年开始盈利,从此奠定了二汽在国内外成为最大的中型载货汽车生产厂家之一的地位。对于二汽建设取得的成就,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曾在1978年作出这样的批示:二汽党委和广大职工在林彪、“四人帮”严重干扰下,能作出这样的成绩,是了不起的。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汽车工业由备战备荒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二汽经历了由军用转为民用的阵痛。
1980年以后,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军车订货很少,一年不到1000辆,而二汽原来设计每年生产45000辆军车。二汽立即调整部署,把原由国务院审定的、年产10万辆汽车纲领中的年产4.5万辆的两种军用车,大幅度调低到1万辆;把5.5万辆民用载货车,大幅度调升到9万辆。按照当时预算,要建成1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总投资需要25亿元,截至1979年止,国家已投资16.7亿元,尚缺8.3亿元投资。这时“文化大革命”虽然结束,但经济需要恢复,百废待兴,国家财政十分困难。1980年初,国家计委、经委、建委曾以正式文件通知二汽缓建,停发一切基建投资及设备材料购置费用,只发职工工资及设备维修费,这对当时已有3万多职工、2 万多台设备,刚刚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二汽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一旦停缓建,不仅二汽的发展会受阻,而且国家也将遭受巨大损失。
为了渡过这一难关,二汽曾向国务院写过两次报告,希望“续建”二汽,但都被打了回来。最后二汽提出“不要投资,只要政策”的第三次报告,请求国家批准,将按计划应当留给企业的三笔资金,包括折旧基金、利润留成、设备维修费各提取一部分,由企业统一“捆起来”使用,自行安排续建。国务院审查通过了二汽“自筹资金、量入为出、分期续建”的方案。二汽胜利度过了停缓建关,开创了依靠内涵求生存、求发展的新途径。
二汽的“自筹续建”取得了显著成效。1980至1985年6年中,二汽计划自筹3.3亿元, 实际自筹近5亿元,共生产35万辆优质车。到1985年底,二汽不仅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投资,而且提前两年建成了年产1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还增加了相当国家基建投资的固定资产3.9亿元,净上缴利润8.47亿元,上缴税收4.22亿元,增建了技术中心、大型现代化汽车道路试验场、自备热电厂、电视广播中心,填补了过去“先生产、后生活”的欠账,加盖职工宿舍60多万平方米,修建厂区道路100多公里。
随着二汽的建设和发展,湖北汽车行业的生产,特别是汽车配件的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湖北汽车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从1979年开始,汽车行业先于其他行业进入调整改革阶段。调整的目标是:加快二汽及其配套厂的建设,使二汽尽快建成并达到年产10万辆的生产能力;充分利用二汽在湖北这一有利条件和全省汽车工业的基础,进一步扩大具有湖北特色的汽车制造、汽车改装和汽车关键配套件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实现调整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在进行调整、改组和改革之前,省机械工业局对汽车行业及所属的70个企业的产品、生产能力、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调查。在基本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制订调整措施,先后对部分企业的产品方向、产品结构,乃至整个行业的企业结构进行调整。
1981年初,二汽按照国务院“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的方针,成立了以“东风”公司产品为对象、跨部门和跨地区的“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湖北省有33家企业先后以各种形式参加该公司的联营。联营体形成后,紧紧围绕东风系列产品的发展,对紧密联营企业的产品结构、发展方向进行统一规划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湖北汽车行业经济体制结构的改善与优化。1985年底,全省汽车行业完成投资23.48亿元,有企业87个,其中汽车制造业和改装企业41个,汽车零部件生产厂73个。
经过调整、改革和“六五”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湖北汽车工业已形成了由二汽、湖北省、武汉市和军工四大块,大中小企业结合,主机厂和配套厂紧密联系,以重型特种汽车、中型载重汽车、各类改装车和汽车配件为特点的汽车工业生产基地,成为湖北省机械工业的支柱产业,全国汽车工业生产的一支主力军。
二、二汽第二次创业和湖北千里汽车走廊初具雏形
1985年,在二汽已经基本形成10万辆生产能力的情况下,二汽就开始思考“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根据当时中国汽车“缺重少轻无轿”的格局,二汽人敏锐地发现,要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做强做大汽车工业,就必须走出十堰,在新的基地发展新的事业。由此,二汽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在1990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内,建成多品种、高质量、高水平的2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宏伟目标。要在改造十堰老基地的同时,采用新技术建设襄樊新基地,逐步将襄樊建设成为新型汽车生产基地。”1984年10月,二汽襄樊基地建设举行奠基典礼,为二汽建设从十堰拓展到襄樊、武汉再到全国,实现“三级跳”,形成湖北千里汽车走廊打下了基础,标志着二汽二次创业的开始。
1984年10月,二汽襄樊基地奠基
东风人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通过努力,1990年10月,二汽襄樊基地建成。东风襄樊基地是国家“七五”计划重点项目,总投资6.15亿元,它是8吨载重柴油车和小轿车的重要生产基地,含有发动机、轻型车、铸造、试车场等新事业。东风襄樊基地的出现,也使襄樊的乡野地区变成了繁华的汽车城,发展了当地零部件事业。
1987年,国务院确定了上海、一汽、二汽三个轿车生产点(即三大),紧接着确立了北京、天津和广州轿车生产点(即三小),“三大三小”轿车点的确立,表明了中国汽车工业开始了战略转移,把轿车工业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湖北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二汽发展轿车生产,决定成立“湖北省支持二汽发展轿车生产协调服务领导小组”,武汉市建立沌口汽车生产开发区,配合二汽轿车选点。1988年10月,国家计委批准二汽轿车总装厂厂址定在武汉,机加工厂厂址定在襄樊,12月,二汽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共同签署合资建设30万辆轿车联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1989年8月得到国家计委的审批同意。1990年二汽与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合资生产15万辆轿车的合同在法国正式签约。合资公司取名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1994年9月4日,第一批雪铁龙轿车在襄樊基地组装成功。为此后武汉沌口基地实现年产30万辆轿车的目标打下了基础。就这样,二汽采取“不靠国家投资,而靠延长包干,自己积累资金来解决轿车”的发展模式在武汉发展轿车工业。由此拉开了发展中国家用轿车的序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迎来大的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把机械、汽车工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务院转发了国家计委、机械电子部制订的《机械工业振兴纲要》,要求用15年的时间,到2010年基本实现机械工业振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这些政策明确了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
随着全国汽车工业的发展,1992年6月,二汽正式更名为东风公司,1993年提出了建设百万辆汽车集团的规划设想,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湖北省委省政府成立“振兴汽车产业领导小组”,调整汽车行业领导体制,省委省政府作出《湖北省政府关于发展汽车工业若干问题的通知》,决定把汽车工业作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全力支持东风汽车公司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建成具有百万辆级汽车集团;批准十堰市为汽车产业开发开放实验区,决定设立襄樊汽车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1994年春夏,湖北省支持东汽建设百万辆级汽车集团动员大会在车城十堰举行。这次会议标志着湖北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的决策正式作出,拉开了汽车工业再次创业的序幕。1996年和1997年,湖北又先后召开了两次汽车工业大会,就汽车工业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战略规划、结构调整等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提出发展规划。湖北省委、省政府与东风公司共同提出了百万辆级汽车工程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用10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形成两个“百万辆级”汽车生产规模,即支持东汽实现百万辆级汽车生产,在湖北境内逐步建成百万辆级整车及主要零部件生产能力。初步规划到2000年,整车产量发展到65.5万辆,5年平均递增24.2%。其中东汽在湖北省内部分发展到50万辆,包括中重型车25万辆、轻型车10万辆、轿车15万辆;湖北地方发展到10.1万辆,包括万通轻型车5万辆、三江轻型车5万辆。实现中、重、轻、轿、微、农及零部件产品宽系列的格局。
提供政策支持。湖北制定了支持汽车工业加速发展的政策规定,涉及湖北汽车工业的许多关键方面,包括增强汽车行业的积累能力,在处理国家、地方与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上,向汽车工业企业倾斜,从税收、债务、征地、利用外资、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企业以优惠;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加快汽车工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帮助汽车工业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等。
理顺管理体制。湖北在省汽车工业总公司基础上,组建湖北汽车集团公司,对直属13家汽车工业企业实行统一经营管理。赋予其资产经营权、投资决策权、人事使用权、自营进口权,对其实行计划单列,集团公司财务统一对财政、履行行业管理职能,通过开拓经营壮大集团。
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成立了湖北省振兴汽车工业领导小组,省委书记贾志杰任组长。发展汽车工业作为全省“八大领导工程”之一,有关省领导直接负责,定期召开省委、省政府领导成员联席会议,研究相关问题,同时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就若干重要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在汽车工业集中的地区,党委和政府都把汽车工业摆到重要位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优惠政策。
调整产业结构。针对湖北汽车工业的现状,明确了调整湖北汽车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案。总体指导思想是:依托东风,服务东汽,发展湖北,推动湖北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围绕发展轿车、轻型车、专用车、农用车和基础零部件,加强行业管理,加快资本的优化重组,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推进集中集成,迅速扭转无章发展、无序竞争、产品单一、结构趋同的局面,确保湖北汽车快速健康发展。通过调整重组,到“九五”末,使全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65万辆,形成中、重、轻、轿、微、农宽系列发展格局,形成1―2家整车生产集团,2―3家农用车(改装车)集团,建成10个在全国零部件生产中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企业集团和一批专业小“巨人”。产业调整的基本方案是:整车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分工,增加品种,拓展系列、集中力量、快上轻轿,形成以东汽为主体,其他为补充型谱各有侧重的宽系列产品格局。零部件方面依托东汽,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提高生产集中程度,实现生产专业化、产品系列化、配套系统化、市场多元化。农用车方面,统一标准,提高档次,加强集中,强化集约,抓住机遇,快上规模,迅速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在组织结构方面,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加速资本营运,集约经营,实现集团发展。
“湖北支持东汽,东汽带动湖北”,是湖北发展汽车工业的基本指导思想。
湖北提出这一指导思想,不仅反映了一种主观愿望,更是对经济规律的尊重。发展现代汽车工业必须遵循“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高效率”的方针,也就必须走集团化道路。我国的产业政策也显示汽车生产将集中于包括东汽在内的三大集团。
东汽能够承担起发挥主导作用的重任。东汽公司固定资产和利税各占全省汽车工业的70%左右,产值约占60%。东汽集团是国内集生产、科技、经营于一体,组织结构较为规范的大型企业集团。东汽有系列化、适应市场的成熟产品,有实力较强的科技开发力量和自我装备能力,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from 本文来自九象www.jike120.com,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东汽在湖北汽车工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湖北汽车工业的带动作用显而易见。
以东汽为主导带动湖北工业发展的思路,使得湖北汽车工业形成了“东风主航、联合出海”的壮观局面,湖北汽车工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凭借强劲“东风”,驶入更加辉煌的明天。
三次全省汽车工业会议以后,湖北省与东风公司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取得了建设百万辆汽车工程的重大进展。东风公司结构调整进展顺利,初步形成了轻、中、重、轿发展的新格局,成功实现了由单一品种向宽系列多品种的转移,尤其是神龙轿车,3吨轻卡和1.5吨轻型车的批量生产,标志着东风公司结构调整已取得重大突破,出现了重大转机。联合重组工作态势良好。以湖北汽车集团公司为首的一批地方骨干企业,通过改组、联合、组建企业集团,也开始出现新的生机。湖北汽车集团共有20家骨干企业实现了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集团总资产超过50亿元。省汽车集团与三江雷诺的联合取得进展,实行集团化经营,为实现地方企业与军工企业的联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湖北汽车行业的产品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有力提升。
20世纪90年代中期,湖北初步形成了一条以东风汽车为依托,沿武汉、襄樊、十堰的汽车工业走廊。全省汽车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到2000年,全省汽车行业生产企业118个,汽车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2.89亿元,销售收入329.42亿元,实现利润14.5亿元,实现税金20.6亿元。东风公司全年工业生产总值247.07亿元,实现利润13.34亿元,实现税金17.34亿元。
三、东风公司的战略发展和湖北千里汽车走廊的加速建设
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汽车工业面临全面开放的环境。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
面对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世界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新发展,东风公司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着眼参与国际竞争,向更大的目标迈进。为此,从2001年开始,把工作主题迅速转到以做强做大为目标的发展轨道上来,相应提出了“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主动参与国际汽车工业的联合重组,在融入中发展,做强做大,优先做强”的新世纪发展战略。根据上述战略与目标,东风公司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高经营质量,积极推进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先后扩大和提升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作;与日产进行全面合资重组;与本田拓展合作领域。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的同时,借助自身在国内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主动参与国内行业联合重组,寻求低成本扩张和超常规发展的路子,与悦达起亚展开了合作。
创新开展东风与日产的合作重组。东风与日产的合作方式有多项创新和突破。从资本规模上看,这是国内汽车行业最大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外方投入全部是现金,而中方的投入则是现存的资产,充分利用中方原有的资产存量、避免重新铺摊子;从涉及的产品品种类型看,突破了以往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局限,从单一产品或品种发展到全系列、多品种,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的汽车;就范围和层次上看,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合作,双方不仅共同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而且在管理、产品规划、采购、物流、质量控制、品牌管理、市场开拓、销售网络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也将进行合作;从东风公司自身角度上看,有80%的单位进入重组范围,70%以上的单位纳入合资范围,地域跨越中南诸多省市;在合资公司的命名上,突破了过去中方与外方名字相加的传统格式,仍保留东风作为新公司的名字(合资公司简称“新东风”)。这是中国汽车企业在与外方进行合资谈判时,在争取自主控制权方面所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按照合作协议规定,合资公司将保持和发展“东风”、“日产”各自品牌(商用车使用东风品牌、乘用车用日产品牌),共同建立乘用车研发中心,并保留和发展东风商用车研发中心。这表明,东风公司控制了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符合整个东风汽车集团“成为自主、开放,可持续发展”长远战略目标的规定要求。东风公司与日产的这一合作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意义重大。
2003年6月9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武汉正式成立
扩大与康明斯的合作。2003年2月,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康明斯公司签订扩大合作合同,双方将扩大合作范围,把“东风汽车”下属的柴油发动机分公司与康明斯独资拥有的发动机加工公司和康明斯C系列柴油机合资生产厂(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重组合并,成立新的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美元,双方各占50%的股份。新的合资公司充分利用现有厂房和生产设备,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年生产能力为13万台以上。该公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火型柴油机生产基地。
推进与雷诺公司的合作。2002年10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与雷诺商用车公司(即RVI)签署dcill发动机技术许可合同,这标志着东风与雷诺的合作项目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由于RVI现在已属于沃尔沃公司,因此,此项合作涉及东风、日产、雷诺和沃尔沃4家公司。
提升与PSA集团的合作。2002年10月,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签署扩大合作的合资合同,将原来与雪铁龙的合作上升至整个PSA集团的层面上。双方决定向东风与雪铁龙的合资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增资10亿元人民币,使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到70亿元,最终形成各持50%的股份。合资公司下设一个工业事业部和负责标致及雪铁龙品牌的两个商务部。
拓展与本田公司的合作。东风汽车与本田公司的合作项目主要有两项:一是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东风本田发动机合资公司,为广州本田汽车公司配套;另一个是2002年东风公司与广州汽车集团、本田公司达成三方合资建设10万辆轿车出口基地的协议,标志着东风公司与本田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扩大。
加强与悦达起亚的合作。2002年8月,东风公司与江苏悦达投资股份公司、韩国起亚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总投资额9800万美元,注册资本7000万美元,中方两家企业各占注册资本的25%,外方占50%,合资经营期限30年。该公司的目标是,在“十五”期间建成国内一流的经济型家用轿车生产基地。
全面合资重组后,东风的体制和机制再次发生深刻变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惯例,构建起较为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框架,东风公司成为投资与经营管控型的国际化汽车集团。
进入新世纪,湖北省委、省政府继续加强对汽车工业的领导和支持。成立了湖北省机械汽车行业管理办公室,2003年底又调整为湖北省机械汽车行业投资促进中心,认真实施《湖北省新型工业化规划纲要》,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建设,支持东风公司做强做大,省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支持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汽车行业一大批企业纳入到“三个三工程”中,加快发展。“十五”期间,湖北以产业集聚、园区发展为主线,调整汽车产业结构和行业布局,形成了武汉、十堰、襄樊几个汽车产业基地和荆州、随州、孝感、仙桃、谷城、麻城等汽车产业园区;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汽车整车已形成重、中、轻、微、轿、专等多型谱、宽系列的产品格局,电动汽车研发取得突破,混合动力汽车进入产业化阶段;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增强;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国有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了公司制改造,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三环集团移交国资委管理并重组湖北汽车集团,收购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等8家企业,真正成为湖北地方汽车工业的龙头;产业集中度明显加强,汽车行业排前五位的东风有限、神农、东风本田、东风实业、三环集团等大公司的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税及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占全省汽车行业同类指标总值80%左右。东风公司对湖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在鄂基地汽车产销量占湖北汽车产销总量96%。
2007年6月,中共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大会提出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做大做强汽车、钢铁等产业。2007年1月、5月,省政府先后下发了《湖北省“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和《湖北省“十一五”工业“千亿元产业计划”实施方案》,提出了湖北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目标和方向。
――总量目标:到2010年,全省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1720亿元,5年平均递增15%;工业增加值480亿元,5年平均递增15%;产品销售收入1810亿元,5年平均递增15%;利税总额132亿元,5年平均递增12.0%(其中利润总额40亿元,5年平均递增10%);实现出口交货值占当年汽车工业销售产值1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产量目标:到2010年,全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30万辆以上,产销量100万辆以上。其中,乘用车生产能力达到70万辆,产销量50万辆以上;商用车生产能力达到60万辆,产销量50万辆。改装汽车产销量15万辆。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达到100万辆份。
――结构优化升级目标:到2010年,培育30个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前三位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产品销售收入3个过100亿元(东风有限、神龙、东风本田)、5个过50亿元(三江航天工业集团汽车、东风德纳车桥、东风实业、三环汽车、中誉汽车)、3个过30亿元(东风车轮、东风客车底盘、东风创普)和16个过10亿元的企业,以及产品出口5000万美元以上的2家外向型企业(东风汽车股份、瑞阳汽车),发展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其中东风汽车公司进入世界500强。全省轿车产量占乘用车的比例达到80%;专用汽车产量占商用货车的比例达到6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占汽车销售总量的60%;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产量占国内同类产品产量20%以上,燃料电池汽车开始小批量生产;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具备系统开发和模块化开发能力。
――技术进步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成东风商用车、神龙轿车两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整车技术开发中心,力争建成1―2个国家级零部件技术开发中心和20个省级零部件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与整车同步的部分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产品性能、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信息化目标:到2010年,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形成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产品创新系统,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制造自动化系统,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系统,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
根据“十一五”规划,湖北坚持以武汉为中心,以东风有限、神龙、东风本田为依托,加快轿车、载货车、专用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研究和规模化生产,夯实武汉至十堰汽车产业带,加大汽车零部件集群建设力度,力争“十一五”末形成百万辆以上规模。积极支持武汉经济开发区加快建成全国主要的汽车基地;支持襄樊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成全国重要的轻型车、轿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支持十堰汽车工业园;支持随州改装车汽车基地建设,加快推动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提高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积极融入全球采购体系。
湖北省委、省政府根据“依托东风、集中集成、建成百万辆汽车工程”的战略部署,推动湖北汽车工业进行战略性重组,使之成为湖北颇具优势的第一支柱产业。
为了扶持东风公司尽快发展为参与国际竞争的特大型集团,湖北省以资产为纽带,以产品专业化、系列化、规模化生产为基础,大力推进省汽车集团公司、军企三江雷诺公司按母子公司体制加入东风集团。并以此为契机,对现有555家汽车工业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强制淘汰100家,放开200家,联合重组200家,重点发展50家。
在原有汽车工业基础上,湖北全力把“蛋糕”做大,湖北千里汽车工业走廊和千里汽车零部件工业带加速建设。千里汽车工业走廊沿汉水东下,在十堰、襄樊、随州、武汉分别建成了中重型车、轻型车、改装车和轿车基地。千里汽车零部件工业带由黄冈沿长江西上,分布着众多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武汉汽车城:武汉是湖北汽车工业的重镇和龙头,东风公司四大总部(东风汽车工业投资有限公司、东风有限、东风本田、神龙公司)以及中誉汽车等民营汽车企业落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市把汉阳定位为汽车城,已建立了以神龙汽车为龙头的汽车生产基地。在汉阳地区建立“六个中心”:整车生产制造中心、贸易中心、零配件加工中心、博览中心、运动休闲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目前,武汉经济开发区已拥有7家整车厂,吸引了160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和33家中外汽车研发机构落户。2007年,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值515.6亿元。
武汉在支持神龙、东风本田、中誉三大汽车发展的基础上,百里汽车走廊建设也提上议事日程。沿318国道,从武汉市汉江二桥起,直至汉南区军山大桥,大约百里左右,沿线包括汉阳经济开发区的中国武汉汽车城(销售后市场为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蔡甸常福经济开发区到汉南经济开发区、机电工业园。百里长廊沿线原则上按汽车产业链布局、规划,包括整车、特种车、总成、零部件、汽车后市场、汽车文化、休闲、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物流等的布局、规划。湖北省一条千里汽车走廊,武汉市一条百里汽车走廊,两条走廊交相呼应,承载着湖北和武汉发展汽车产业的勃勃雄心。
武汉“十一五”规划的核心是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武汉把汽车服务作为服务业的重心之一。武汉已在汉阳建成了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
随州汽车城:随州地处汽车工业走廊中部,现在已具备年产各类专用汽车5万辆、汽车底盘3万辆,10大系列200多个品种零部件的能力,成为湖北改装车和零部件配套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拥有专用汽车和零部件企业172家,拥有国家公告资质的专汽企业16家,是国内最大罐式车生产基地,油罐车、环卫车、平头车身、钢制车轮产销量居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根据随州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市专用汽车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辆,汽车车身3万辆,车轮300万只,各种汽车铸件12万吨;销售收入100亿元,其中整车销售60亿元,零部件销售40亿元,汽车机械工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利税总额8亿元。
襄樊汽车城:东风襄樊基地,是东风继十堰后建设的第二个基地,也是湖北千里汽车工业走廊的中枢。该基地在东风集团内产品线最全,拥有包括商用车、乘用车、发动机、零部件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早在1984年,东风公司就开始投资襄樊,现在已成为东风中高档轿车、轻卡、旅行车、专用车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全国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基地,整车产能达20万辆以上,其中天籁轿车在国内轿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总部设在襄樊、香港上市的“东风汽车”跻身轻型商用车第一阵营。东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襄樊经济的发展。福达、神鹏、长源东谷等214家汽车及零部件加工制造企业云集襄樊,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达20家,直接与东风配套的一级供应商90多家,汽车物流、服务、贸易相关产业随之兴起。
襄樊汽车产业开发区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中国一流汽车城的目标,在2004年初启动了13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改善投资环境。襄樊以日产工业园为最大的招商平台,采取边建设边宣传边引资,收到良好效果。短短半年,首期开发的工业用地全部被征用完毕,共有22个项目落户园区,项目总投资达8.62亿元。大批新项目的进区为襄樊发展汽车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2004年开始,东风汽车公司陆续加大对襄樊基地的投资,用于新车型研发、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产能提升等。到2010年,东风襄樊基地的汽车产销量将达35.5万辆。
十堰汽车城:十堰是全国汽车产业地域集聚度最高的城市,是湖北千里汽车走廊的支撑。曾经,十堰是令人自豪和骄傲的“百里车城”。随着东风公司两大总部相继搬迁武汉,对十堰的汽车工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十堰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一是继续发挥东风十堰基地在十堰汽车产业的龙头地位。虽然东风公司总部搬迁,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落户武汉,但十堰依然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主基地,承载着东风汽车有限公司3/5的资产、4/5的销售收入,所拥有的东风中重型商用车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是做大做强十堰地方汽车工业。十堰实施与东风公司差异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低速货车、微型车、中低档卡车、改装车,培养核心整车企业;零部件制造向着“零件――部件――总成”系列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到2006年底,十堰已具备了25万辆份主要汽车零部件、10万辆专用车(改装车)、8万辆微型车、2万辆客车及底盘的生产能力。目前,十堰拥有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200余家,东风汽车、东风实业、湖北三环、东风特汽、东风渝安、双星东风轮胎、东风模具、先锋模具、万向集团通达公司等,构成了十堰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群。在千里汽车走廊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舞动龙头武汉,加速建设千里汽车走廊,已成为湖北全省上下的共同目标。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湖北汽车产业发展实际的政策措施,湖北汽车产业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汽车产销速度持续加快,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湖北全年生产汽车73.52万辆,年汽车产量首次超过70万辆,汽车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82亿元。
千里汽车走廊建设承载的不仅是湖北人民艰苦创业、开拓发展的历史和荣耀,而且承载着荆楚儿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雄心和梦想!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汽车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湖北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谱写汽车工业辉煌发展的新篇章!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贺树林执笔安向荣统稿龚强华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