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jike12080'><noframes id='jike12080'>

      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经验

      您的当前位置:即刻范文网>范文大全>党团>党史上的今天>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经验

      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经验

      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经验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被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称作“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其高速度增长、大规模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向社会提供丰富商品的巨大能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迅速崛起,不仅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对全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苏是乡镇企业的重要发祥地,江苏乡镇企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乡镇企业发达是江苏经济的一大优势,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这些在市场化改革中不断壮大的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中,始终保持市场调节的运作方式,不断完善富有活力的企业机制,逐步优化各级政府的支持体系,在促使农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同时,也为江苏经济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技术和经验,从而促进江苏经济的腾飞。

      对发展乡镇企业,中共江苏省委和江苏省政府始终给予了高度关心和高度重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省委、省政府积极引导个体手工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对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生产者实行扶持和适当发展的政策;在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提出了“县县发展工业,乡乡举办工厂,社社积极参加”的口号,大力发展“社队工业”。70年代,“文革”结束,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江苏省委、省政府结合江苏实际,明确江苏农村必须实行农副工结合发展的战略,并及时制定了一批地方性政策法规,促成了江苏社队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在随后的调整、整顿期间,省委、省政府正确对待“社队工业‘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的议论,给江苏社队工业的干部群众以很大的鼓舞,从而保证了社队企业工作主动而有序地进行。8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江苏省委、省政府及时对全省社队企业推行多种形式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工作作出部署,并相继在全省推广无锡堰桥乡镇工业实行“一包三改”的经验、吴江县铜锣镇“生产要素承包、资产滚动增值”的资产经营责任制和宿迁(今宿豫)县耿车乡以户办、联户办企业为主体,以乡村企业为骨干,“四个轮子”一齐转的“耿车模式”,推动江苏乡镇企业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80年代中期,国家出台一系列治理整顿措施,实行新一轮经济调整,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紧要关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乡镇企业要重建新的优势、走出新的路子,号召乡镇企业更新观念,苦练内功,提高技术水平,进行横向联合,鼓励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生产出口创汇产品,发展“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不断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江苏乡镇企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乡镇企业走上了以提高运行质量与经济效益为重点的超常规、跳跃式快速发展轨道。到90年代末,面对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和多种严重困难,省委、省政府引导全省乡镇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实施产权制度的改革改制,“集体为主”所有制转变改制为产权关系明晰的多元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新格局,探索出了一系列体制创新、率先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正如1998年江泽民在考察江苏乡镇企业时所指出的那样:“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江苏农村发展变化说明,这也是一条成功之路。”

      进入新世纪,中共江苏省委提出了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这一宏伟目标指引下,江苏的乡镇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率先发展,走上适应省情、国情的发展道路。

      一、精心扶持,在特殊的沃土上萌芽生根

      建国初期,在土地改革中,江苏省根据国家对手工业者的政策,采取了恢复和发展农村手工业和副业的具体措施,引导个体手工业者和个体手工业工人走合作化道路;对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生产者实行扶持和适当发展的政策。江苏农村手工业在土地改革中得到发展,1952年,农村工业产值达1.63亿元。在“一五”期间,江苏按照“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种组织形式,逐步地把城乡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到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组织的人数达71.96万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农村的手工业先后从农村分离出去,集中到集镇上合并办合作社或小组,其中大部分发展为集镇集体企业进而成为乡镇工业的一部分。

      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无锡东亭春雷船厂

      作为乡镇企业前身的“社队工业”是在1958年人民公社大办工业的群众运动中产生的。1958年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必须大力发展工业。”“人民公社的工业生产,必须同农业生产密切结合,首先为发展农业和实现工业机械化、电气化服务,同时为满足社员日常生产需要服务,又要为国家的大工业和社会主义的市场服务。”江苏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响应和贯彻执行上述指示,提出了“县县发展工业,乡乡举办工厂,社社积极参加”的口号。在短短几个月内,江苏全省创办了农机具修理、粮油加工、针织缝纫等各种小型工厂共3.9万个,从业人员达到105.94万人,占公社劳动力总数的6.28%,社办工业总产值2.98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96%。

      但是,在随之而来的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社队工业遭到重大挫折,在农业歉收、农民生存都受到威胁的严峻形势下,大批靠行政号召建立起来的社队工业,既缺乏扎实的基础,又没有必需的市场条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极“左”路线盛行,对社队企业的批判和限制也步步升级,社队企业更加难以发展。

      1970年8月,周恩来主持召开了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这次会议指出,各地尤其是社队要大办农机厂、农具厂以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其他行业。同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转发了国务院《关于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的报告》,要求各地建立县、社、队三级农机修造网,实行“大修不出县,中修不出社,小修不出队。”这对江苏社队工业的重新兴起起到了催化作用,成为江苏社队工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江苏优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为社队企业在江苏农村较早萌芽、较快发展提供了条件。江苏省尤其是苏南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水陆交通便利,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是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群众商品经济意识较强,劳动力整体素质较高,又紧靠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接受工业辐射和转移比较便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期间,有一大批上海及其他大中城市的工人下放、退休到农村,为发展乡镇企业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条件。此外“文革”期间,城市的厂矿企业“停产闹革命”,造成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严重匮乏,也为社队工业拾遗补缺,发展生产带来机遇。

      粉碎“四人帮”以后,江苏省各级领导对社队工业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采取了积极有力的措施,从政策和财力物力各方面支持社队工业的发展。1977年4月24日,江苏省委、省革委会正式批转了省计委、农水办、工交办和财贸办拟定的《关于积极发展社队企业的意见》。这是江苏省第一个较为系统地阐述社队企业的方针政策及作用意义的重要文件。1978年2月4日,江苏省计划委员会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社队工业几个问题的规定》。按照中央精神,江苏明确规定新办社队企业免税从两年延长至三年,在徐州、淮阴、盐城等地还可以再适当延长。为了支持基础差、资金缺的地区,省里还建立扶持社队工业的周转基金,以无息贷款方式帮助贫穷社队发展工业。当年省财政一次拨款即达5000万元。不少地、县也从地方财政和农业贷款中给予社队工业积极扶持,为创办社队工业提供启动资金。在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江苏还要求计划部门统一考虑社队工业发展的需要,将其纳入各行业的生产计划;物资部门对社队工业所需原材料作出安排;城市工业有计划地向社队“脱壳”、扩散,支持社队工业。经过这段时间全省上下的努力奋斗,到1978年底,江苏的社队企业已发展到5.65万个,共有职工249万人,当年实现产值63亿元,占全国社队工业总产值的16.6%。全省社队工业的固定资产已达20亿元,成为全省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和改变农村经济结构等方面,初步显示了其巨大的作用。

      二、改革开放,推动乡镇企业加速发展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江苏社队企业的大发展吹来了强劲东风。

      1979年7月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第一次颁发的关于社队企业的完整文件。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逐步提高社队企业的收入占公社三级经济收入的比重。凡是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支援设备,指导技术。对社队企业的产、供、销要采取各种形式,同各级国民经济计划相衔接,以保障供销渠道能畅通无阻。国家对社队企业,分别不同情况,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这些重大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是对以往全国包括江苏在内发展社队企业做法的肯定,对江苏社队企业的腾飞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发展社队企业的基本政策,结合江苏省情和农村实际,进一步明确江苏农村必须实行农副工结合发展的战略思想,并制定了一批地方性政策法规。如将农村手工业合作社纳入社队企业范围,进一步推动城乡经济技术协作,省政府再次拨款5000万元,扶持苏北薄弱地区建立一批骨干企业,给予更多的新办社队企业减免税照顾,开始注意加强社队企业的管理工作。1980年,江苏社队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第一个高潮,总产值达到107.7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比上一年增长43.9%,净增产值33亿元。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农业生产终于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1982年,苏州地区部分县借鉴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在社队工业中进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试点,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但是,由于受当时工业管理体制和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害怕引起不必要的争论,这一做法并未得到推广。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明确指出:社队企业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责任制,有的企业可以试行经理(厂长)承包责任制。江苏省政府随即对社队企业推行多种形式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工作作了部署。同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批转了省社队企业管理局《关于社队企业实行和完善经营责任制的意见》。到1983年底,在全省57497个独立核算的社队企业中,实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企业占94.1%。江苏省社队企业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收到明显成效。这一年与1982年相比,利润增长35.2%,税金增长28%。但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经营责任制的作用,还必须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尤其是干部任用制度、工人录用制度和工资制度的配套改革。在这个过程中,省委重点总结推广了无锡县堰桥公社社办服装厂“一包三改”的经验。1983年2月,堰桥公社推行了包括承包经营、企业干部聘用制、工人合同制、工资浮动制、报酬奖罚制、干部退休保养制、老工人退职制、招工考试制、技术培训制和农业联产承包制等10项改革措施。当年,全乡社队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55.30%、72.80%和74.50%。1984年初,堰桥公社的做法被概括为“一包三改”。“一包”,就是对所有社队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三改”,就是改干部任命制为选聘制,改固定工制为合同工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1984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推广了无锡堰桥乡镇工业“一包三改”的经验,当年,全省有50701个企业实行“一包三改”,占乡镇企业总数的71.20%,1985年底达到95%以上。

      江苏省乡镇企业以“一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是改革开放初期经营机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有效地实现了政企分开,使乡镇企业责权利结合,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和分配单位,这就调动了承包者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管理素质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农村实行政社分开,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实际情况,同意将“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并将乡镇企业定义为“社(乡)队(村)举办的企业,部分社员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

      江苏省委、省政府认识到,由于全省各地的情况不同,发展乡镇企业不能只抓乡村两级集体企业,还要抓好生产队、专业户和各种形式的联合体;也不能只抓工业,还要抓好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其他服务业,因而明确提出了“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方针,带领干部群众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当地优势,积极探索苏北发展乡镇企业的路子。苏北各地干部群众立足本地自然、劳力和智力资源,广开门路,扬长补短,量力而行,从小项目抓起,用“滚雪球”的办法,逐步发展壮大。他们突破乡镇只能兴办集体企业的框框,多层次地发展乡镇企业,大力提倡群众集资联办合作企业,并扶持指导家庭办企业。各地充分发挥本地能工巧匠作用,重视培养技术力量,同时,实行开放政策,以优惠条件吸引苏南及其他先进地区来苏北开发资源,兴办企业。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从资金、税收和贷款上加大对苏北的扶持。1984年,省财政拨款3000万元扶持苏北发展乡镇企业,省政府给予苏北地区新办乡镇企业免征3年工商所得税的优惠,还组织苏南各地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对苏北进行对口支援。

      这时,地处苏北宿迁县(现改为宿豫县)的耿车乡借鉴苏南和温州等地的经验,创出了以户办、联户办企业为主体,以乡、村企业为骨干,“四个轮子”一齐转的“耿车模式”。耿车模式的基本特点:一是集体、个体双轨并行的多层次所有制结构;二是以传统手工业为基础的多门类产业结构;三是因地制宜,各展其长的开放型经营方式。这就为集体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发展乡镇企业,找到了一条更适合的路子。在1985年举行的全国地区发展战略经验交流会和江苏乡镇企业经济理论研讨会上,“耿车模式”受到重视和推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户办和联户办企业为重点,带动乡办、村办企业发展,叫做“后轮驱动前轮”;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利用乡办、村办企业已有优势,扶持户办、联户办企业的发展,叫做“前轮带动后轮”。江苏乡镇企业“四轮齐转”,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挖掘农村资金和人才潜力。全省乡镇企业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协调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解决了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出路,从而保证了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顺利推行。

      江苏省在发展乡镇企业的进程中,较早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早在1981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时,江苏乡镇企业就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中拉开了技术改造的序幕。1984年,江苏全省乡镇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在50万元以上的,就有126项,投资总额达1.57亿元。全省乡镇企业从15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纺织、轻工、机械加工等方面的设备113项,用汇4100多万美元。1985年完成引进项目102项,用汇和利用外资6500多万美元,一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乡镇企业因此实现了“跳跃式”发展,成为省内甚至国内某些行业拥有第一流设备的先进企业,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经过全省乡镇企业干部群众的努力,1985年,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第二个高潮。全省乡镇企业在服从国家宏观控制的形势下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总产值达到409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356.95亿元,比1984年增长57.77%,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3以上。交纳给国家税收22.22亿元,占全省年财政收入的24.16%。1985年,全省乡镇工业职工511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0%左右#from 本文来自九象www.jike120.com,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

      三、治理整顿,重建新优势,走出新路子

      1984年至1988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飞跃时期,但是在加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物价波动较大,通货膨胀加剧,重复建设严重,经济发展过热。到1988年夏季,情况更加严重,为扭转严峻的经济形势,9月,中央进行经济调整,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治理整顿的措施,压缩投资和消费需求,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和管理,整顿经济生活特别是流通领域中的各种混乱现象。以往的调整,大多是调整国营和大集体企业,这次是全社会的调整,乡镇企业也在调整范围之列。

      这次经济调整对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一次重大考验。据当时苏南一些地方的调查,江苏乡镇企业大约有1/3基础稳固不怕风吹雨打,1/3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过去,还有1/3可能破产倒闭。面对严峻的形势,省委、省政府针对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乡镇企业要重建新的优势,走出新的路子,努力在观念上实现新的转变,即:从注重产值增长转向注重提高经济效益;从外延扩大为主转向内涵挖潜为主;从粗放经营为主转向集约经营为主;从负债经营为主转向自我积累为主;从内向型经济为主转为内外向结合型发展。根据中央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精神,省委把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投资结构、信贷结构放到突出的位置,引导乡镇企业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积累水平,通过租赁、兼并与横向联合、参加企业集团等形式渡过难关。省委还牢牢抓住治理整顿期间中央对沿海地区“网开一面”的有利时机,鼓励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生产出口创汇产品,发展“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改造和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经过努力,江苏乡镇企业比较平稳地渡过了高潮后的回落阶段以及三年治理整顿阶段,避免了大起大落。1988年至1991年的三年治理整顿,全省乡镇企业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强化企业管理,狠抓技术进步,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前进。1989年底全省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078.41亿元,在全国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外贸出口交货额超过50亿元,成为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另一方面,经过战略上的调整,江苏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全省乡村两级工业总产值上亿元的乡422个;年产值超500万元的工业企业已有6017个,实现产值797.82亿元,占全省乡村工业产值的53.9%;乡镇企业出口产品金额达153.53亿元,是1986年的8.5倍。1991年与1988年相比,乡镇企业个数减少了1.46万个,但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了1211.28亿元,比1988年增长了389.86亿元,增长了47%;横向比较,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超过50亿的县、市有15个,江苏省占9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的乡镇有8个,江苏省占2个;有9个村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江苏省占3个。1991年全省乡镇企业完成产值1732.58亿元,外贸出口交货额156.53亿元,乡村工业利税总额47.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74%、46.85%和9.63%。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高度评价了乡镇企业的功绩,下半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乡镇企业干部职工解放思想,为加快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在认真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江苏乡镇企业走上了以抓外向型经济、抓第三产业和提高运行质量与经济效益为重点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江苏沙洲钢铁厂90吨超高功率电炉车间

      在国家实行第八个五年计划的1991年至1995年,是江苏乡镇企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也是江苏乡镇企业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1995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8705亿元(1990年不变价),乡镇工业产值达8035亿元,乡镇工业增加值达1494亿元,乡村工业利税总额330亿元,外贸出口交货额1439.2亿元,特别是在全省工业经济总量中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为全省经济上大台阶做出了突出贡献。

      进入“九五”以后,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过去超常规、跳跃式高速发展回落到平稳发展状态。几年间,全省乡镇企业顺应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积极推进乡镇企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大改革力度,再造机制优势;加速结构调整,发展规模经济;坚持“三外齐上”,加快国际化进程;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装备水平。在多方面困难较大的情况下,使乡镇企业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1997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8266.72亿元,利税总额411.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64%和12.21%。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新格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告别“短缺经济”,出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乡镇企业的严重弱点在经营困境下进一步显露,工业生产增幅明显回落。在严重困难的压力下,经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苏南放手实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大面积改革改制,“集体为主”所有制转变改制为产权关系明晰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经济,使江苏尤其是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变了以往乡镇企业以集体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新格局。

      (一)私营个体企业快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江苏农村偏重集体企业的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在所有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使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私营个体企业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是营造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各地各级政府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浓厚氛围。其次是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文件和政策措施,放宽私营个体经济市场准入领域,明确提出“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生产经营;凡是允许外资经营的,都要向个体私营经济放开;凡是国有、集体资本退出的领域,都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大胆进入,减少前置审查审批,简化审批程序等等,私营个体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大大改善。

      政策环境的改善,大大调动了各地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据统计,到2001年底,江苏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五市,乡镇企业所有制构成中,私营个体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2.65%,年末人数占64.91%,增加值占54.39%。而1995年私营个体企业(户办、联户办企业)数、年末人数、增加值分别占全部乡镇企业的73.40%、11.02%、4.01%。

      (二)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乡镇企业新的增长因素

      20世纪90年代初,江苏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迅速形成了全面开放的局面,乡镇企业在招商引资上又是走在了前面,外商投资迅猛增加。以苏南为例,至2001年底,苏南五市乡镇企业与外商、中国港澳台商共同兴办的合资合作企业达到3199家,职工34.7万人,累计投资额78.25亿美元,其中客商投资49.75亿美元,乡镇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6.65亿元,增加值183.48亿元,占苏南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11.04%。

      (三)股份制经济迅速壮大

      乡镇企业在进行产权转让、拍卖的产权制度改革中,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1年底,苏南五市乡镇企业中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增加到15571家,从业人数85.15万,资金总额285.49亿元,企业总资产1242.76亿元,实现增加值379.94亿元,占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22.85%。

      (四)投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2001年江苏苏南五市乡镇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3.34亿元,其中企业自有资金占58.73%,外商投资占24.78%,银行信用社贷款占9.29%。私营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1.2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自有资金占74.16%,外资占6.81%,银行信用社贷款占10.91%。据统计,2001年苏南五市乡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资本金总额的构成比例为:国家资本金占0.04%,集体资本金占20.69%,法人资本金占22.62%,个人资本金占49.77%,外商资本金占6.87%。

      除以上所述,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还体现在社区集体资本金退出企业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了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退出企业的微观运行,更多地提供服务,政府的职能转换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乡镇企业新体制初步形成。由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自我突破所带动,原来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的“社区经济”随同突破,农村各业首先是工业布局及其产业结构的调整跨出了大步;同时,随着乡镇企业产权关系得以明晰的变化,解脱了乡镇政府对企业的无限责任,促使乡镇政府改变以往直接干预企业包括向企业无度索取等行为,实现了政企分开。这样,从管理制度上突破了乡镇企业封闭在行政区划内“条、块”布局发展的格局,企业得以市场为导向,进城跨区,向城乡以至大中城市园区内集聚,出现了工业从城乡分块发展向城乡联动发展的区域化转变。体制的创新,为苏南乡镇企业在21世纪的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无穷的活力。据统计,2007年江苏乡镇企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1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实现营业收入51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规模以上乡镇工业企业达41024家,比上年增加7337家;实现增加值64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实现营业收入28905.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实现利润总额1296.79亿元,比上年增长28.3%。

      五、江苏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江苏乡镇企业在发展和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一)大胆解放思想,坚持改革方向

      乡镇企业的最初发端就是大胆解放思想、敢于冲破种种束缚的产物,此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过程,思想解放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乡镇企业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大解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如果思想不解放,乡镇企业就得不到发展。同时,江苏乡镇企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还得益于坚持改革。上世纪70年代后期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全省乡镇企业普遍实行以定人员、定产值、定利润、定分配、定资金加奖励为主要内容的“五定一奖”责任制。80年代初借鉴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验,大力推广无锡县堰桥乡“一包三改”经验。进入90年代,在大力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吴江县铜锣镇实行“生产要素承包,资产滚动增值”经营责任制和无锡县东亭镇“一调、二改、三提高”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灵活的机制。1993年后,在乡镇工业企业中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组织创新,使得乡村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股份化,规模型的集团(公司)企业不断涌现。同时,也促进了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善于抢抓机遇,敢于趁势而上

      在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中,江苏省委看到了广大农民群众要求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强烈愿望,看到了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的新的途径,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敢于冲破束缚,大胆进行改革,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江苏实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使之正确地反映实践并指导实践。同时,善于抓住发展乡镇企业的机遇。江苏乡镇企业70年代的“早”,80年代的“多”,90年代的“大”,都是善于抓机遇的结果。在全省经济发展的几次重大机遇中,乡镇企业都唱了主角。乡镇企业发展不可能直线前进,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全国经济大局的影响和制约,市场需要又是千变万化,江苏乡镇企业无论发展或者调整,都注意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衔接,注意市场调查分析论证,注意企业自身特点,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掌握适度的规模与速度,保证乡镇企业稳步健康发展,做到趁势而上。

      (三)推进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为解决乡镇工业技术低下、装备落后、管理粗放、人才短缺等“先天不足”的问题,江苏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乡镇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不断增加投入,更新改造物质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乡镇企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在上世纪80年代,全省乡镇工业普遍进行1~2次设备更新。进入90年代后,从国外引进先进工艺、先进设备,进行新一轮更新改造,乡镇工业的技术装备普遍升级换代。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强技术合作,增强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为加大智力开发力度,提高职工的素质,选送一大批青年职工进大专院校学习,对广大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推进科技进步的有力措施,不断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了乡镇企业在面临各种形势、各种困难、各种竞争、各种挑战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四)造就企业家队伍,培育新型农民

      江苏乡镇工业经营管理者,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环境和计划外市场经济的磨炼。改革开放后,各地高度重视乡镇工业企业厂长(经理)队伍的培养。通过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委托大专院校开设各种大专学历的专业证书班,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各级中央党校以短期培训和讲座形式,不断提高企业厂长(经理)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在大专院校设置专业班,为乡镇工业企业代培管理技术骨干。一批乡镇工业企业厂长(经理)成为知识型、外向型的现代企业家。许多优秀企业家当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正是这样一批企业家把江苏乡镇工业从一个发展高潮推向又一个发展高潮。同时,建设新农村,最关键和最核心的是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也是形成新农村建设内在机制的重要前提。从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看,乡镇企业正是适宜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大学校”,乡镇企业极大地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民传统观念和精神面貌。特别是涌现出来的一批新型企业家,他们既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又有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意识和本领,不仅成为农村发展经济的组织者、指挥者,也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五)立足协调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

      江苏乡镇工业在“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同时,走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着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从而更好地实现乡镇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和加快建设小城镇,将传统小集镇建设成为农村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大力推进城乡工业的分工协作和联合。城市工业将易于在农村加工的产业、产品转移给乡镇工业,腾出场地,集中人力、财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通过组建企业集团等形式,实现城乡工业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江苏乡镇企业在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同时,也有力了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依托。一是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并出现了为工业生产和职工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于是大量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不断聚居,形成了小城镇。二是乡镇企业通过产业集聚,形成了众多的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随着专业市场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又带动了农村人口的集中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农村小城镇建设。

      综上所述,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建设道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赋予了乡镇企业新的历史任务,而且为乡镇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中国国情,怎样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一直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的重大问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农村工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加速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条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有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这就是江苏乡镇企业几十年光辉发展历程所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供稿

      上一篇:湖北60年的交通建设 下一篇:创建平安江苏 构建和谐社会

      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经验相关的文章

      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经验温馨提示:如果您对即刻范文网(www.jike120.com)有任何建议,请通过我们的网站向我们反馈,感谢各位的建议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