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jike12080'><noframes id='jike12080'>

      贵州省毕节、安顺两个试验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您的当前位置:即刻范文网>范文大全>党团>党史上的今天>贵州省毕节、安顺两个试验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贵州省毕节、安顺两个试验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贵州省毕节、安顺两个试验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贵州毕节试验区和安顺试验区,是1988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由国务院和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改革试验区。两个试验区建立20年来,始终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和“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的主题,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试验区建立20年之际,总结回顾两个试验区的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毕节试验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距省会贵阳216公里。现辖毕节市、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黔西县、大方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等8个县市。全区国土面积26853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731.12万人。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试验区建立以来,毕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科学发展之路,成为欠发达地区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

      (一)探索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之路

      1.毕节试验区建立前的状况

      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地区,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在建立试验区之前是贵州省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直到1987年,全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88.9元,农民人均收入只184元,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未解决温饱人口达3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3.68%,人口自然增长率21.29‰,森林覆盖率仅为8.53%。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毕节地区生态恶化、人口众多,严重遏制毕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迫使陡坡开荒,林、灌、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生活贫困,常靠政府救济为生。贫困与生态恶化互为因果,伴随人口的剧增而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毕节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2.毕节试验区的建立

      1986年4月,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专程到赫章县海雀村调研,他挨家查看、嘘寒问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同时,胡锦涛同志还多方征求意见。为了更好地把握毕节地区贫困的由来和症结所在,胡锦涛咨询了历任的党政领导,听取各厅局汇报,与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后达成共识,形成了建立毕节试验区的初步设想,并就这一设想向专家学者作了咨询,向党外人士进行了通报。

      1988年1月胡锦涛正式提出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构想,“通过对过去工作的反思,提出了用灵活的梯度政策来弥补日益扩大的效益差距,探索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子的问题,也就是说,要以改革统揽全局,坚持从贵州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力标准,采取一切有利于消灭贫困落后的特殊措施,探索解决贫困和生态恶化的新途径。”这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富有远见的改革构想,得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一班人的赞同,得到了毕节地区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1988年3月9日,胡锦涛主持召开贵州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了《关于建立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意见(讨论稿)》,决定修改后上报国务院,申报建立毕节试验区。

      1988年4月9日,胡锦涛在北京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汇报了有关建立毕节试验区的工作情况。田纪云肯定了建立试验区的思路,并委托国务委员陈俊生召集17个部办委负责人会议,研究建立毕节试验区的问题。胡锦涛出席了4月11日召开的会议。会上,各部委一致赞同并表示支持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1988年4月中旬,胡锦涛在北京邀请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举行座谈会,介绍了建立毕节试验区的设想和可行性研究,希望得到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的支持。5月,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协调派出以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成员徐采栋为组长的赴黔工作组,对毕节地区进行了为期13天的考察调研,工作组回京后向中央写出报告,认为建立毕节试验区是一项战略任务,它将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积累经验。

      1988年6月9日,经贵州省委省政府申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3.坚强领导 合力共建

      试验区成立20年来,毕节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区近700多万各族人民在历届地委、行署的具体领导下,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共同帮扶下,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主题,充分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开始走出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怪圈,逐步实现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毕节试验区的健康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的强大力量。据初步统计,从试验区成立到至今,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等已为当地争取和引进智力支边项目400多个,项目资金接近3亿元,引资、捐资逾亿元,兴建、改造希望小学、职业中学40余所,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人次。帮助吁请并得到切实支持的重大项目10余个,涉及资金300多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央统战部的牵头和协调下,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作为上下沟通的重要渠道,不仅推进了毕节试验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民族发展、跨越发展,还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

      毕节试验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得益于胡锦涛确立的试验区正确道路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和正确的方向引导,得益于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国家部委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毕节试验区的成功被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经济建设时期的成功范例”。

      (二)坚持推进开发式扶贫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1.积极推进智力扶贫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毕节试验区抓住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在毕节试验区大力开展智力支边扶贫的机遇,发挥组织、协调、服务职能,把积极参与智力支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地、县(市)两级智力支边联系小组及办公室,加强联系,沟通信息。通过外引内联,向民主党派请求帮助引进技术和项目。同时,通过牵线搭桥,先后请了10多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来毕节帮助引进项目,开展技术指导,进行人才培训。立足本地,发挥优势,搞好科技兴农。依靠本地区科技人员和有关部门办培训班、建示范点,推广的种、养、农业实用新技术已有60多项,组织协调兴办了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100多期,培训乡土人才近20万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点带面,推广经验,建立智力支边联系点。目前,毕节地区各县(市),先后成为各民主党派的联系点。

      在转移剩余劳动力方面。毕节试验区2008年总人口为731.12万人,农村人口占83.86%;其中农村劳动力约为376万人,有剩余劳动力120万人。2002年以来,全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呈快速上升之势,2002年至2006年外出务工人员分别为60余万人、84万人、91万人、119万人、128万人;劳务收入2004年约为26亿元,2005年约为30亿元,2006年约为36亿元,接近当年全区财政总收入。

      2.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推进农业产业化

      在试验区发展20年的历程中,第一产业即农业的绝对值从1988年的12.357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85.477亿元,增加了约6.5倍。2006年的农业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排序排到了末位,与1988年建立试验区时排序第一正好相反,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2006年,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壮大,全区拥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70个,交易额1.17亿元,带动农户近14万户。二是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油菜产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区“康星”、“三阳”等三家油菜籽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近10万吨;马铃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区年产量达320万吨,有3家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近30万吨;蔬菜产业正在崛起,产值已达30多亿元;果品产业逐步形成,产值近7亿元;茶叶产业异军突起,产值1亿多元。三是农产品质量认证成效明显,先后有7家茶叶企业的产品通过国家有机认证,康星公司油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全区有无公害认证产地19个。四是形成了外部组织带动型、农民自办组织带动型、科技服务组织带动型等产业经营模式。

      本区的农业产业化虽然有了一个较好的起步,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不高。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数值(2003年)只达到46.43,与全省当年55.52和全国当年77.83的平均数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比较成熟的产业也只有“两烟”和“油菜油脂”两大特色产业。其中“两烟”产业主要是以政府推动型为特色,而“油菜油脂”产业主要是以企业带动型为特色。

      根据毕节试验区的实际情况,既要认清制约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因素,也要看到在油菜油脂、烤烟卷烟两大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需要坚持的原则,结合毕节农业的历史和现实要求,树立以工促农的理念,切实抓住中央出台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一系列重大决策的良好机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扎实推进毕节试验区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3.积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多年来,毕节试验区积极探索“村教结合”、“农社互助”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促使新阶段扶贫开发向纵深推进。

      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方面,始终坚持“四个原则”,搞好“四个结合”。 一是坚持规划引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即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先易后难,重点突破,以条件、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高、发展愿望强烈的村为重点,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二是坚持示范带动,由点到面的原则。即切实抓好示范点建设,做好各个环节的技术服务工作,确保其示范效应的充分发挥,为农户提供示范引导,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示范村、组环境、经济条件的差异,结合示范农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帮扶和指导,确保农村循环经济稳步推进。 四是坚持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的原则。量力而行,不贪多求快、一哄而起、盲目冒进,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取得实效。搞好“四个结合”。一是把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与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进来,使之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确保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 二是把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与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服务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还探索建立“村教兴农”的有效机制,利用教师的文化知识优势及其与农民之间自然形成的亲和力,解决农村群众政策法规、科学知识、实用技术培训教育难的问题,培养教育知识型、技术型、守法型的新型农民,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大量素质合格的劳动力。 三是把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与建立生态环境整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要求,强化和发挥生态环境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基础作用。毕节试验区在巩固好长防、长治、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成果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石漠化综合防治等生态工程,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通过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开展“和谐文明村寨”创建活动,不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条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建立与农村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生态治理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是把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毕节试验区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山、水、林、田、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治理,加快农村水电、住房、教育卫生、广播电视、通信等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结构调整,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搞好科技攻关和配套服务,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4.因地制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字方针要求,毕节试验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紧扣“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一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推动生产发展。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积极培育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烤烟、油菜、马铃薯、辣椒、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全区粮食的总体水平不低于255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60公斤以上。到2010年,力争全区肉类总产量达到48万吨,畜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贡献率达到50%,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45%。力争到2010年全区烤烟生产达到200万担。二是结合“小康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民生活宽裕。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政策,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致富本领。三是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容整洁。“十五”期间,毕节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发展环境逐步改善,新建公路4957公里,改造国道、省道干线公路796公里,改造县乡公路2691公里,分别比“九五”增加了五倍、三倍多和十倍多。建成各类人畜饮水工程1055处,解决农村108.54万人饮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9.64万亩。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得以很好实施,电话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等,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区农村的人居环境。

      5.旅游业带动开发扶贫

      毕节地区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和较优良的生态环境,旅游扶贫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优势,逐渐成为带动开发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生态文明村开发与建设过程中,毕节紧紧抓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做到生态文明村建设与道路建设、村庄绿化美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生态家园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走出一条符合区情的生态文明村和旅游扶贫联动发展之路。

      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建设中,在突出旅游业地位的同时,毕节注意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旅则旅”,通过联动开发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注重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其他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此外,在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下还形成了先进的生态文化氛围,提升贫困农村整体文明程度,在经济和精神上使农民变得富有,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

      1.生态建设造就碧水蓝天

      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全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解决农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初步构建起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毕节试验区结合“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主题,不断地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岩溶贫困山区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一是坚持“五子登科”抓治理。即:“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种地埂树、搞坡改梯系带子,坡地种植绿肥、覆盖地膜铺毯子,山下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为构建喀斯特贫困山区的生态文明进行了深入实践和有效探索。二是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抓增收。坚持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中,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通过经济开发加快生态建设,实现生态建设与绿色产业开发和扶贫的有机结合,建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体系。三是坚持多种方式运作抓建设。建立包括引资实行合股经营的土地流转使用模式、引进能人自主投资经营的土地流转使用模式、干部职工领办模式、项目整合示范种植模式等6种建设模式。四是突出项目整合抓协作。在毕节地区的生态建设中,通过行署和各县(市)政府的统一协调,整合了林业、农业、农建、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畜牧、水利等相关建设项目。五是坚持长效管护抓机制。毕节试验区组织协调农建、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等22个相关部门,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分部门实施的“三统一分”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统筹安排部署,明确其责、权、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打破了生态环境建设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单一模式,初步形成了国家、个人、企业,多渠道、多层次积极参与和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格局,这是毕节试验区的一个重大突破。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

      2.水土保持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毕节试验区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滇黔桂连片岩溶腹地,是贵州母亲河乌江的发源地,水土流失与贫困落后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1988年6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同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地区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先后实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和“世行贷款/欧盟赠款水土保持项目”。

      试验区成立20年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以改善生态、发展社会经济为目标,开展了大规模、高起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13.37平方公里,取得了显著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使水土流失面积从16830平方公里减少到15814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从5446吨/年?平方公里减少到3389吨/年?平方公里。

      近年来,毕节试验区先后实施了长治工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贵毕公路水土保持大示范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全区8县市在328条小流域内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93.37平方公里,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4372.48万立方米,配套建设蓄水工程2527座,中央、地方累计投资2.87亿元,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区较好地遏制了水土流失的局面,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2007年,毕节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8元,粮食亩产385公斤,人均基本农田达0.42亩,比1988年试验区创建之时分别增加约10倍、1倍和0.5倍。

      毕节试验区还抓住国家启动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的机遇,利用小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全区经果林和生态畜牧业建设。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推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发展特色经果林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毕节试验区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近几年来,已探索出一条既能促进生态增效,同时又能实现农民增收的特色经果林产业发展之路。2009年4月,毕节地委、行署在纳雍县厍东关乡总溪河畔召开了玛瑙红樱桃生产现场会,随后又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意见》及相关支农惠农的鼓励办法,提高了广大农户发展林果产业的积极性。

      4.以良好生态为基础的绿色产品走向市场

      通过发展绿色商业来构建商品经济产业的生态体系,以此带动市场机制作用下商品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毕节地区商品流通产业经济的战略转型。

      金沙、织金、大方把生猪产业作为核心产业来抓。通过发展生猪产业实现过腹增值,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大上加工项目,发展第三产业,使畜牧业产值跨跃农业“半壁江山”。建立绿色特色产品产销体系、农畜产品加工体系和第三产业及市场开发体系。让绿色产品抢占国内大中城市市场,打入以东欧、东南亚为主的国际市场。依托旅游开发区、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加快毕节旅游开发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休闲、生态农业观光、绿色特色食品餐饮服务等旅游项目,使生态绿色产业开发覆盖一、二、三产业,构筑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立体循环式的生态经济新优势。

      (四)紧扣人口控制主题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1987年底,毕节地区共558.8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12.2万人。人口膨胀和生态恶化对毕节的发展形成致命性制约,并且威胁到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的环境,一切改革发展的成果,都可能被可怕的“人口黑洞”吞噬。经过20年的发展,到2008年,毕节试验区贫困人口从312.12万人下降到49.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区外转移130万人,取得了统筹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显著成就。

      毕节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不断探索,把人口计生工作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抓,树立和落实抓人口计生工作就是抓经济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依法行政、优质服务、村(居)民自治、政策推动、综合治理“二十字”方针,坚持走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位一体”综合治理之路,不断探索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之路,在实践中不断跨越,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1988年到2008年,全区少出生人口139万人,按每一个人口每年700元的社会抚养费来计算,“人口控制”为毕节试验区节约社会抚养费近160亿元。2006年,80%以上的村实现“村为主”(计划生育“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工作机制之一,即宣传教育、信息跟踪、孕情孕检、随访服务等由村落实),15.81%的村(居)实现村(居)民自治,每村都配备了村级人口计生主任和育龄妇女组长,管理触角延伸到了村组;县市、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得到新建和改扩建,每个乡镇都有250平方米以上的技术服务业务用房,法定设备和工作人员基本配齐,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建立了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绝育户和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利益导向保障体系;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面铺开,金沙县进入了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行列。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初步实现了五个转变:一是由突击型向经常性工作转变,强化过程管理,实现管理服务经常化。二是由主要抓避孕节育措施向强化落实生育政策、优质服务转变。三是由单一的行政制约向依法管理转变。四是由处罚多生向奖励少生转变,实施“少生快富、养老保障”行动计划。五是由人口计生部门抓向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转变。

      2.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毕节试验区重视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开发人力资源。1988年,毕节大专学校2所,毕业学生322人;普通中学109所,毕业学生40143人;普通小学4567所,毕业学生7614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80.5%。到2007年,本科院校1所,毕业生1257人;普通中学432所,毕业生137786人;普通小学2504所,毕业生14326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14%。

      毕节试验区专业技术人员由1988年的35000多人,达到了2007年的80000多人,增长了129%。人才的高、中、低职称结构比例达到1∶6.22∶18.71,日趋合理。人才强区战略实施四年以来,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各项措施不断得到完善。

      毕节试验区狠抓人口控制,实现社会和谐

      通过20年的努力,在聚集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基础上,立足区情,展望未来,毕节地委、行署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构建毕节试验区人才高地战略。试验区今后的发展,离不开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构建人才高地,既强调人才的数量,更要强调人才的质量,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适应试验区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推动试验区实现跨越性的发展。

      3.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毕节试验区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年来,毕节沿着这条道路艰苦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87%,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毕节的这个“小试验”,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方向”。胡锦涛同志在毕节试验区建立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即要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毕节的发展经验中,和谐无所不在。如把教育摆在了突出的位置,通过教育的脱贫,给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统计表明:从试验区成立至今,毕节地区兴建、改造“希望小学”、“职业中学”40余所,培训各类人才10万余人次。毕节试验区还认真谨慎地处理好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1999年开始,毕节就实施了生态移民工作,把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繁地区的居民迁往生态较好的地带。同时,还较早开始了退耕还林,恢复植被的工作,大力开展生态建设。此外,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地区建设,缩减城乡收入差距。这不但保证了当地发展的均衡与公平,更减少了社会发展不均可能引起的矛盾,维护了社会安定团结局面。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交通建设打造科学发展快车道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自“十五”以来,毕节地区公路交通建设快速发展,通车总里程达15894公里,年均增加489.3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油路、65%的乡通油路,75%的村通公路。随着大(方)纳(溪)公路、贵(阳)毕(节)高等级公路建成,为毕节试验区发展铺就了快车道。到2008年,毕节地区在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上成效显著,新增18个乡镇通油路,新增359个行政村通公路。

      根据毕节地区“三纵六横九出口”公路网建设规划,全区“十一五”期间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公路建设速度,完善“七纵四横四出口”工程,围绕提高公路等级及黑色路面铺筑里程,掀起新一轮公路建设高潮。

      2.水利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石

      从1988年到2007年末,全区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0.36亿元,仅“十五”期间全区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8.5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7.01亿元,招商引资小水电投入1.54亿元。工程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得到加强,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局面得到一定遏制。到2008年6月,除水保工程外,全区共建成水利水电工程5086处(主要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增加了164处,总数为2392处;解决人饮困难人口从270.35万人增加到302.13万人)。

      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产生了显著的效益。从1988年至今,主要完成: 新增大小水利水电工程数约3100处;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4.05万亩,新增保灌面积39.84万亩;实施“渴望工程”、“解困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人畜饮水工程。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和供水能力得到大幅增强,防洪保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为切实解决全区工程性缺水问题、改善民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三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水土保持成效显著。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为目标,以小流域为单元,基本农田建设为发展主线,发展林果药桑茶为重点,拦、引、排、集、蓄、灌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相配套,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有机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治山与治水相结合,实行山、水、林、田、土、路综合治理。在全区8县(市)328条小流域规划区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91.43平方公里。水保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明显减少、土壤侵蚀量明显减少、工程性缺水田土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呈现了“土不下山,水不乱流”的良好格局,初步实现了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3.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毕节地区紧紧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煤电开发、生态建设、结构调整、扶贫开发、“普九”等六个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从1987年到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从17.8亿元上升到335.45亿元;财政收入从1.96亿元上升到55.06亿元、人均粮食产量从203公斤上升到35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4元上升到2458元;贫困人口从312.12万人下降到49.8万人;森林覆盖率从14.94%上升到35.92%;人口出生率从28.09‰下降14.3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47‰下降到7.8‰。

      毕节试验区的“小试验,大方向”,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超前探索和实践,包含了许多宝贵的创造性经验、方向性经验。

      一是始终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在1994年和2000年,毕节全区开展了两次解放思想的大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坚持改革开放的思路和目标,进一步推进了深度开发优势资源的发展战略。在2007年,提出了“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的解放思想口号。在2008年初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就进一步解放思想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和部署。通过解#from 本文来自九象www.jike120.com,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放思想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方式,转变文化价值观,形成浓厚的改革开放氛围,形成发展市场经济的良好环境,是毕节试验区最可宝贵的经验。

      二是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开发扶贫上,坚持开发式扶贫,转变过去输血扶贫、救济扶贫的方式,把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消费型扶贫转变为生产发展型扶贫,开发优势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力资源、植物资源,形成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手段、以实现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社会格局,实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现代化。按照开发式扶贫的思路,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逐步培育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系列,包括烤烟、卷烟、油菜、辣椒、中药、茶叶、洋芋、畜牧等特色产业,也逐步培育和形成了优势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产业,包括煤炭、水电、火电、化工等优势产业。

      三是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建设上,坚持寓经济建设于生态建设之中,以经济建设的理念推进生态建设,使生态建设获得经济和生态两个效益,确保生态建设能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顺利推进,着力于生态有机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并使这一过程成为经济资源的开发和蓄积过程。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的生态建设,包括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3356工程、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生态建设工程和水土流失防治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荒山开发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都充分体现了寓经济建设于生态建设之中的理念,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四是着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控制上,坚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口价值。控制人口数量,主要是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人口计划生育率,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使人口增速回落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人口知识素质;发展体育卫生事业,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主要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为转移劳动力和培养乡村科技人才创造条件,促进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实现人口价值,主要是提高人口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五是着力体制机制创新。从试验区建立起,全区努力搭建改革试验的政策平台,敢于突破政策规定进行试验探索,制定出台了关于招商引资、荒山开发、植树造林、引进人才、林业产权等方面的改革试验政策,并在小区试验中进行了成功运用。“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种地埂树和经果林系带子、山脚种植绿肥铺毯子、基本农田种稻子、乡镇企业挣票子”的“五子登科”经验广泛推开,农民“票决”扶贫项目的新机制正在形成。进入新世纪以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旅游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大发展的政策更新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强化。

      毕节试验区20年,科学发展的思路深得人心,试验区三大主题深入人心,试验区精神振奋人心,试验区建设成就激励人心,试验区发展经验鼓舞人心。毕节试验区得人心的关键在于,毕节试验区在解决贫困问题中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增长,毕节试验区使毕节的发展思路从传统农业时代跨越到了生态文明时代,毕节试验区对科学发展理念进行了成功探索和实践,毕节试验区的发展道路成为毕节人民踏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的科学道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毕节试验区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抢抓毕节试验区特有的发展机遇,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借助“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动力,进一步立足实际、总结经验、完善机制、促进发展,走出越来越宽广的科学发展道路,创造出全区人民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二、多种经济共生繁荣――安顺试验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安顺位于贵州省中部,距省会贵阳90公里。现辖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和西秀区6个县区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国土面积9264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 267万人。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试验区建立以来,安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一条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发展之路,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1.安顺试验区建立前的基本情况

      1988年,安顺试验区(原安顺地区下辖县级安顺市,现安顺市西秀区)建立,2000年,安顺撤地建市,2005年,试验区扩大为全市。安顺地处黔中,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安顺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方之一。贵州航空工业集团(011基地)的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安顺。

      安顺历来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1978年,关岭自治县顶云公社创造了“定产到组”的承包制经验,是全国实行农村改革最早的典型之一。1988年,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指导下,安顺建立了“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多年来,试验区发挥了很好的“改革探路”作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安顺已成为贵州省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的能源基地之一。安顺电厂二期和引子渡水电站开工建设时,被朱?F基同志称为拉开了西电东送的序幕。青岛市对安顺市对口帮扶建设的贵州红星化工集团,所生产的碳酸钡产品销量占世界市场第一,被温家宝同志称为东西合作的典范。

      2.安顺试验区的创立

      1978年3月,中共关岭县委在顶云公社开展落实农村经济核算政策试点,实行“五定一奖”(即定劳力、定生产资料、定生产投入、定产量指标、定工分报酬和超产奖励、减产受罚)的包产到组联产承包责任制。11月10日,《贵州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关岭县顶云公社包产到组姓“社”不姓“资”》的评论员文章,对顶云公社包产到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法给予了肯定。后安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大力推广“顶云经验”,提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一石击起千层浪。短短几年间,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林业“三定”、放宽搞活乡镇企业、企业经济承包责任制等改革举措相继推行。到1987年,经过近十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作为安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原安顺地区安顺市(原安顺地区所辖的县级市)的城镇集体工业发展迅速,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7%,蜡染、布依地毯、“三刀”、白酒、酱菜等轻纺食品享誉国内外市场。

      这个时期,相对于先进地区而言,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依然处于落后地位,所有制结构不良,投入能力不足,发展后劲较差,但安顺的发展势头却比较强劲。这种情况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从1987年10月至1988年2月,胡锦涛同志连续三次深入安顺地区调查研究,并反复表达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标准,最终还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凡是符合生产力发展,凡是符合贵州、符合安顺实际的,就应该大胆采用,积极探索的思想,提出了“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的理念。在胡锦涛同志的倡导下,贵州省委、省政府于1988年4 月批准在安顺地区安顺市建立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促进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这个前瞻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指导安顺对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超前的实践探索。

      3.安顺试验区的发展历程

      安顺试验区刚一建立,1988年5月18日,胡锦涛同志又一次来到安顺,并组织召开了试验区工作座谈会,作了《抓住时机、加快节奏、大胆探索、狠抓落实》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试验的全过程”,“要紧紧围绕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的主题,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要在完善、配套、用足、用好政策上下功夫”。

      根据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按照“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思路,试验区从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重新搭建新的经济体制框架入手,制定了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8个子方案。在改革试验方案的指导下,居于安顺城中的管元村,采取“集体出地、村民筹资”的方式,建立了贵州第一家小商品批发市场,吹皱了试验区一池春水,为安顺试验区深化改革打开了突破口,推动了非公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高潮。试验区及时总结小商品市场的建立和动作模式经验,形成了“建立基金,择优扶持,记国家股,暂缓分红或分红再投入”等优惠政策。在这些优惠政策的吸引下,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迅猛发展,从1988年到1990年的三年间,改革试验区新增集体企业112户,私营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97户,1990年工业总产值比1987年增长49%,财政收入以每年增长两位数的速度递增,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1991年6月21日,贵州省委常委会议在听取安顺改革试验区三年工作情况及“八五”期间深化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汇报后,对安顺改革试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安顺试验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的试验主题和以搞活城镇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不仅符合安顺实际,而且符合我省城乡实际,抓住了解决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矛盾,对全省具有积极的普遍意义,是我们结合实际,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创造性工作,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具体体现”,“安顺市(现西秀区)三年的改革试验是成功的,已经初见成效;方向正确,政策对头;好在‘自费’,贵在‘探索’”。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传达后,贵州省委、省政府批准在安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的基础上成立省级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并赋予改革试验、对外开放和超前探索等一系列政策扶持,一个深化安顺经济体制改革示范区和对外开放窗口――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1996年9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贵州省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把开发区的管理纳入了法制的轨道,要求“开发区应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深化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的改革”,“把开发区建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代化城市”。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系列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外来企业落户,促成了当地民营企业的兴起,推动了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和军工企业的“二次创业”。几年间,引入的上市公司――山西南风集团,对原国营安顺合成洗涤剂厂实行控股兼并,实现了优质品牌与中小企业的成功嫁接,使沉淀多年的国有资产得以盘活;引进外来民营资本建立贵州金星王啤酒公司,5万吨啤酒生产线落户安顺;集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本地民营企业――兴伟国际家具城悄然兴起;原国营安顺制药厂以产权整体转让的方式改制,引入全新的生产经营机制,发展成为年产值上亿元的贵州百灵制药有限公司,走上了民族医药产业化、规模化研发和经营为一体的路子。

      被温家宝总理誉为“东西合作的成功典范”的青岛红星化工集团;突破国有企业改革传统思维,实行“一厂两制”的国电安顺发电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军地合作、开辟“二次创业”新路的“三线建设”军工企业等,也汇入了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大潮之中。

      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顺地区和县级安顺市,设立地级安顺市和县级西秀区。年底,地级安顺市正式成立。2001年4月,贵州省委决定,将“安顺开发区”由安顺市西秀区管理的副县级单位升格为由安顺市委、市政府管理的正县级派出机构。抓住这一契机,安顺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多种经济共生繁荣改革试验扩展到全市范围,并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着力实施 “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环境立市”的发展战略。把“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扩大与“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区市、川黔渝各方的区域合作;主动加强与深圳、宁波、青岛、大连、苏州等地的经贸合作;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积极参与北部湾区域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

      安顺改革试验区从创建开始,一直遵循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改革发展之路,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共生繁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6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安顺试验区建设成为‘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2008年2月,安顺市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大大提升和扩展了试验区探索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二)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竞争发展,硕果累累

      1.军地结合,共同发展

      近年来,安顺市始终坚持把支持军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市委、市政府在编制《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中特别规划了占地面积50000亩的安顺“航空城”建设规划,并同时编制完成了《贵州安顺航空城产业空间布局总体规划》和《贵州安顺航空城产业发展规划》。为给军工企业创造一流环境,市委、市政府在双阳新城和011军工企业民品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上,从土地、资金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与此同时,帮助辖区军工企业培养管理人才,接收企业人才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帮助其教育部门打造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和水平等等。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贵航集团表示,坚守“永创一流、勇夺第一”的信念,以规划安顺航空城建设为依托,将自身打造成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通用飞机研制生产基地。

      在当地的大力支持下,安顺试验区的军工企业成功地自主研制开发“山鹰”新型高级教练机。“山鹰”高教机的研制被列为贵航集团“一号工程”,在新机会战的日子里,双阳人仅用104天就完成了新机的总装和试飞等多项试验任务,创造了我国航空工业史上的奇迹!

      山鹰教练机

      2.新型工业化成效明显

      在安顺试验区的发展过程中,安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工业建设的重点。“十一五”以来,高技术产业规模、发展总量和发展速度呈上升趋势,高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5.89%、16.94%、18.99%。

      由原龙岩飞机制造厂专门从事气弹簧产品的分厂改制建立的贵州龙飞气弹簧有限责任公司,已在上海设有分厂,公司性能测试台、盐雾试验台、振动台架试验台及CAD辅助设计系统专用设备等,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中外合资贵州云雀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云雀轿车项目,是经国家批准立项的8大轿车项目之一。现公司生产的云雀牌GHK7071和GHK7071A(统称云雀“风之翼”)微型轿车,是引进日本富士重工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工艺设备,发挥贵航集团整体优势研制、生产的新一代微型轿车。

      由龙岩飞机制造厂“破壳”而来的贵州牛来香实业有限公司,创业初期,总资产仅2万元,流动资金不足10万元。现在公司已建立了具有国内一流技术水平的牛肉干生产线、真空软包装生产线和日屠宰活牛300头屠宰线各一条及400吨冷库一座。“牛来香”牌产品畅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全国20多个省市,“牛来香”牌牛肉干被作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宇航员的专用食品之一,该公司被评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3.民用航空产业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2008年2月,安顺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经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已打捆列为2008年贵州省重点建设项目。同年底,《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规划》编制完成。《规划》按“一基双园”(“一基”即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双园”即双阳园区和平坝园区)布局,凸现了安顺特色。基地发展的重要领域为通用飞机、民用无人机、航空发动机、航空转包生产、航空机载设备、电机电器、专业化产品及营运服务和机械加工业等。目前,这些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之中。此外,云马飞机制造厂民用飞机零部件转包生产项目已于去年底开工,安吉铸造厂精铸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出资1亿元设立的贵州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已在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主要从事通用飞机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经营项目;市政府、贵航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已签订了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贷款框架协议,由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牵头、负责组织银团融资,原则上在近三年内拟提供贷款60亿元支持基地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这一系列工作进展,使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显现雏形,初具规模。

      4.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安顺试验区建立20年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进行超前探索和率先实践。积极推进体制创新,通过制定和实施《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共生繁荣改革方案》、《保护和发展城镇私营企业的暂行规定》、《关于“城镇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规定》等相关改革配套文件,以政府为主导,进行了以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为主题的改革试验,扶持和推动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据2007年的统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54.05亿元,比1988年的0.85亿元增长63.59倍,年均增长23.0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8年的6.94%上升到2007年的33.66%,与1988年相比,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26.72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投资25.54亿元,占投资总量的65.6%。非公有制经济在投资领域的比重迅速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安顺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商品流通业日趋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后,安顺的商品流通得到了长足发展,大量的民营经济、农贸、建材、生产资料、小商品、蜡染等专业市场和各类超市、连锁店应运而生,多渠道、多形式的流通局面逐步显现,流通业以其“桥梁”作用,为安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安顺流通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一是强化行业,整顿和规范市场流通秩序。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流通市场升级。

      通过上述工作,城乡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育和发展,市统计部门的统计显示,安顺2000年至2008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1.21亿元上升至48.12亿元,将近翻了一番。无论是年度实绩,还是增长的幅度,都充分体现了流通业的日趋活跃和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日益提高。

      6.农业产业化成绩斐然

      在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多乡一特,多村一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多元化的生产格局,建成了一批优质粮、油、蔬菜等大宗农产品基地;山药、茶叶、烤烟等优势农产品基地;草莓、荸荠、辣椒、韭黄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蔬菜、茶叶、优质米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同时,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发展壮大了5家省级龙头企业、21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省级试点农民专业协会及163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条。建立了断桥蔬菜水果市场、花江大牲畜市场、白水生姜批发市场等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市场体系基本成型。贵州华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唯一从事山药食品加工的民营企业,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4年,公司2万亩山药基地建设及1.7万吨山药系列产品综合加工项目被列为国家发改委示范项目、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2005年,公司以一流的硬件和卓越的管理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国际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贵州牛来香实业有限公司、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呐7⒄褂邢薰?司是安顺肉牛养殖产业化发展的两个龙头企业。牛来香实业有限公司1995年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商品牛综合加工项目”落户安顺。2004年,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呐7⒄褂邢薰?司成立。该公司是“人人是股东,无一人控股”的“农民股份公司”。安顺百花串食品有限公司是在原安顺市酱菜厂的基础上改制成立的一家非公企业。1984年前,年均产值仅20余万元,几乎年年亏损。1988年后,企业按照“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注入了生机活力,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年改制后,生产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大大提升。

      (三)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安顺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发展建设之路,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建设西部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特别是撤地建市以后,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到目前止,与1979年相比,安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是当年的5.4倍;城市道路面积177.2万平方米,是当年的17倍;自来水供水能力9.2万吨/日,是当年的11.5倍;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855公顷,是当年的4.3倍。城区公园、广场从无到有,先后建成塔山公园、文庙广场、若飞广场、开发区广场等一批公共娱乐活动场所。在加快安顺主城区建设的同时,以中心城市带动县城以及乡镇建设的力度也不断加强,各县县城及其乡镇所在地面貌焕然一新,大大地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2.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

      解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安顺一直重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整体推进的路子。安顺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79元,是1988年的6.8倍,比 1988年增加2029元,年均增长10.6%。 2007年,全市实现村村通电,实现了村村通移动电话。据安顺市2008年第二次农业普查的统计,到2008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38元,为1990年的6.7倍。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精神振奋、素质提高,广大农村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3.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和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加大交通、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境内有安顺黄果树机场,有清(镇)镇(宁)、镇(宁)胜(胜景关)高速公路和贵(阳)黄(果树)、关(岭)兴(仁)、水(城)黄(果树)高等级公路以及贵(阳)昆(明)、株(洲)六(枝)铁路纵横交错,有距省会最近的入海码头――镇宁坝草码头。2007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000多公里,乡镇通油路率达84%,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93%;建成乡镇渡口码头26个;全市现有星级酒店29家,住宿床位3505个,餐位8000余位;移动通讯实现全市行政村100%全覆盖;电讯分公司固网用户交换机容量突破30万线,“118114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中国宽带互联网”及ICT、GPS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等转型业务设施齐全完备,邮政初步实现“现代化”,电子政务已覆盖到乡镇政府;安顺供电局共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23座,是“黔电送粤”的主通道;安顺市区及各县城的自来水供水能力达16万吨/日,不仅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城镇的饮水困难,还为城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城镇公共交通设施随着城镇的发展不断得到改善,园林绿地面积不断扩展,防洪排涝及废水、废气、烟尘治理等设施不断完善。

      4.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安顺解放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从解放初期小学、初中教育发展成为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高级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为一体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达1400余所,专任教师24000多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以上,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断增强。镇宁自治县被科技部列入“十五”期间第一批国家级“星火西进”示范县;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确定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市在普遍建立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级文化站的基础上,群众自发组织的自娱性团体纷纷涌现,共有200多个地戏队、100多个花灯队、30多支民族歌舞队。屯堡文化一枝独秀,省级地戏艺术之乡、花灯艺术之乡、苗族艺术之乡、布依族蜡染艺术之乡、布依族杂技艺术之乡、农民书法艺术之乡及各类民族民间风情点等遍布全市上下,在全国、全省享有美誉。卫生工作方面,形成了从市至社区至村(即医院、卫生院、急救中心、采供血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室等)的具有业务隶属关系的医疗救治网络,卫生机构总数达1600余个,床位5000余张,卫生人员8000余人(其中,执业医师2200余人,注册护士1700余人)。此外,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进步。

      (四)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再创辉煌

      1.丰富的旅游资源

      安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区――中国华南喀斯特地貌区中心,在全市926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风景名胜资源面积达837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9%,远远高于全国1%和贵州省4.2%的平均水平。区域内汇集了黄果树瀑布、龙宫2个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和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夜郎洞和格凸河、花江大峡谷、夜郎湖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安顺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有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的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被称为“千古之谜”的关岭“红崖天书”、安顺府文庙、云山屯古建筑群等28处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王若飞故居”;有号称“东方第一染”的安顺蜡染;有近年来发掘出的关岭“中国龙”、“海百合”古生物化石群和平坝恐龙化石群;有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代江南汉族遗风的屯堡文化村落群;有平坝天台山等上百处古遗址、古建筑、摩崖石刻、壁画等人文景观。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风情辉映成趣。此外,境内岩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因此,安顺素有“西部之秀”的称谓,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甲类旅游开放城市之一,是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中心。

      2.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

      围绕丰富的旅游资源,30多年来,安顺全力发展旅游产业,到目前,已发展凤凰假期旅行社、安顺中国旅行社、黄果树旅行社、龙宫旅行社、大自然旅行社等近20家旅行社。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安顺蜡染、布依地毯、镇宁波波糖、安顺三刀、安酒、牛肉干系列产品、平坝酒系列产品、木雕等。更重要的是通过连续举办黄果树瀑布节、油菜花旅游节、清真饮食文化节、旅游商品展销暨“两赛一会”等旅游节庆活动,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目前,黄果树景区成为我国自然风光景区唯一“中国驰名商标”,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特色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渗透到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2008年,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123.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97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将近一半。

      3.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打造健康长寿之都

      根据安顺的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安顺市建立后,市委就提出了“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环境立市”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着力改善生态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的工作重点,并经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7年12月,市委二届四次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安顺实际,明确提出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特有优势,把安顺建设成为繁荣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生态旅游城市”的新的奋斗目标。

      安顺试验区建立以来,深入推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42.03亿元,是1988年安顺地区12.23亿元的11.6倍,年均增长9.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8年的6.94%上升到2007年的50.51%;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0%;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105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16.06万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01‰、6.3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9元,是1988年的17.2倍,比1988年增加10464元,年均增长16.2%;森林覆盖率达到36%。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试验区创建20年的建设和发展、探索和实践,为安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形成和积累了一些好的制度机制和经验,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奋力拼搏、扎实推进,安顺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余福仁 苏华 吴泽安执笔

      上一篇:湖北60年的交通建设 下一篇:解放初期党在云南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验

      贵州省毕节、安顺两个试验区的科学发展之路相关的文章

      贵州省毕节、安顺两个试验区的科学发展之路温馨提示:如果您对即刻范文网(www.jike120.com)有任何建议,请通过我们的网站向我们反馈,感谢各位的建议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