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南京"战略的探索与思考
"文化南京"战略的探索与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地,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文明发展程度。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对于城市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城市文化既是城市历史的积淀和城市精神的结晶,又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当今社会,由于经济与文化的日益融合,文化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新世纪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把“文化南京”战略作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富民强市、以法治市、科技兴市、文化南京和绿色南京)之一,成为全市实现“两个率先”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重要支撑力、推动力。在“文化南京”战略的指导下,南京着力加强从“文化立市”向“文化强市”跨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工作经验。
一、“文化南京”战略的源起与架构
(一)“文化南京”战略的提出
文化战略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文化的基本指导思想、目标、方法和策略。“文化南京”战略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宏观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基础。
1.宏观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认识到文化在人类发展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许多大中城市在世纪之交重新思考和制定发展战略时,不约而同地把文化战略作为整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从国内看,自2000年8月起,浙江、广东、江苏、云南等省都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相继出台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规划纲要;上海市2004年制定了《上海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文化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北京市于2005年编制完成了《2004―2008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等。“九五”期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文化产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较好的收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当代世界城市的发展进程充分表明,在城市之间的竞争和城市发展后劲的较量中,文化竞争力的高低已经演变成为决定性因素,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对于南京来说,无论是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还是城市综合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文化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文化基础
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地跨大江南北,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南京市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资料,至“文化南京”战略提出前的2001年末,南京市共有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9个,博物馆11个,档案馆17个。有广播电台7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电视台2座,1000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24个。全年出版报纸62种,出版量达17.13亿份;杂志301种,杂志出版量达9850万册;图书出版51755万册,全市新华书店销售图书4129.84万册。2001年,31所在宁普通高等学校(不含部队院校)新招收本专科生9.15万人,在校学生达25.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23万人和6.53万人。200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8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77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国际旅游创汇2.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4%。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当人均GDP达到或接近3000美元时,人们的消费热点会从一般的物质性消费转向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举。南京2002年全市人均GDP已达2760美元,标志着人们的文化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即将进入文化消费的转型期与快速增长期,这些都为南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认真总结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了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性课题。面对这一神圣使命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认真查找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口素质与城市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文化投入和文化消费结构不够合理;三是文化发展不够平衡;四是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五是文化创新力不足。针对这些差距和不足,市委、市政府在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认真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南京提出的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要求,提出并实施“文化南京”战略,以先进文化引领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动全市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步伐。
(二)“文化南京”战略的形成
从酝酿准备到启动和推进,“文化南京”战略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01年10月,中共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时任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李源潮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城市现代化目标。其中所指的富有文化特色,就是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南京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当代文化的资源优势,使南京成为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城、革命文化名城和当代科教名城。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努力成为全国有影响的高教科研中心。这一城市现代化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文化南京”战略已初具雏形,呼之欲出。
启动阶段。2002年8月15日,南京市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李源潮在会上作了题为《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南京》的讲话,指出南京正面临文化消费快速发展期。在世界性大城市竞争中,南京要想有与众不同的特殊优势,最现实的途径之一是以先进文化引领城市现代化建设,把南京构建成古都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南京有2470多年的建城史,有近440年的建都史,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81处。另外,除了建筑形态的历史文化遗存,南京还有与六朝绘画、唐诗宋词、明清戏剧小说等相联系的丰厚的文化底蕴。李源潮强调,“富民强市”不是单一的物质追求。富民,不仅包括物质的富裕,也包括精神的富足;强市,不仅是经济强市,也包括文化强市。由此开始,以文化打造城市品牌,以城市品牌吸引先进生产力的“文化南京”战略工程正式启动。
推进阶段。2003年10月,时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通过充分调研,在全市文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南京建设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定位。他强调,为城市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关系到城市前途和未来的关键。作为“古都”与“文化”相交融的南京,在实现“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必须把充分发挥南京的文化优势,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资源。扩大和提升南京文化的国际性影响,最有条件、也最有希望的是在历史文化上首先突破,要努力把南京打造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着力提升南京的国际性功能和影响。2005年12月7日,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将“文化南京”确定为构建和谐南京的“五大发展战略”之一,把文化产业确定为五大新兴产业之一,由此确立了文化在和谐南京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三)“文化南京”战略的架构
2006年9月26日,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确定了未来五年南京发展的八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加快“文化南京”建设,以先进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从准备到启动,从推进到深化,经过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文化南京”战略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其框架已基本成形,主要由相互关联的三个体系构成:
“文化南京”的目标体系。其主要目标是:城市文化个性突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交流活跃,文化人才辈出,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人才高地和文化交流重地,文化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文化南京”的建设将与“两个率先”奋斗目标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充分彰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全面提高城乡市民素质、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全面增强南京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到2010年,力争将南京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古都风貌与滨江风光融为一体的全国文化现代化示范城市。
“文化南京”的内容体系。“文化南京”战略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体系大致包括四项子工程:一是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工程。通过宣传教育、行政立法和资金投入等措施,使南京历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二是城市精神塑造工程。以时代精神充实南京城市文化内涵,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三是文化资源整合工程。以项目为龙头、市场为导向,优化南京文化资本,发展文化产业。四是文化形象提升工程。以高规格、大规模、高层次的文化活动为牵引,扩大南京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建设文化南京注入动力、激发活力。
“文化南京”的途径体系。力求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走“文化创新”之路,其中包括文化观念的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文化经济政策的创新和文化品牌项目的创新等方面。当今,在城市林立的世界竞争中,南京要形成与众不同的特殊优势,最现实、最科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以文化创新引领城市文化建设,把南京构建成为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
二、“文化南京”战略的实施与成就
(一)以文化自觉为先导,深化城市文化建设
从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发展,着重在培育城市精神、创新城市文化建设理论等方面深入探索与实践,形成新的文化自觉。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目标要求,新世纪伊始,全市在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先进文化统领城市现代化建设,突出加强对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和创新。2001年12月,市政协在宁举办“先进文化与城市现代化”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钱伟长,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及10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讨先进文化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形成了一批重要理论成果。之后,全市又相继开展了“新世纪文化产业发展”、“郑和文化论坛”、“文化与城市性格高层论坛”、“创意文化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高峰论坛”等重大主题学术活动,吸引了省内外众多专家教授参与交流;市社会科学院、市委党校联合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驻宁高校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部门,围绕南京文化形象、和谐文化建设、和平文化建设、革命文化、佛教文化以及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竞争力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产生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科研成果;全市组织编辑出版了《南京文化发展蓝皮书》,围绕发展南京文化产业、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等主题,对南京文化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和探究,形成了一些新鲜经验;以“文化南京”建设为重点内容的科研活动成果不断,整理出版《我爱南京》文化丛书、《文化南京丛书》、《六朝文化丛书》以及《十朝古都文化丛书》等,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南京文化的特色和底蕴,展示了南京文化的风采和神韵。
(二)以独特文化资源为支撑,彰显城市魅力
围绕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南京市从切实保护和挖掘优势历史文化资源入手,通过科学规划,保护历史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充分凸显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品质,彰显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魅力。
1.坚持全方位保护的总体思路
对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从点、线、面三个层面实行全方位的保护,不仅严格保护国家和省市级文物,还把一批非文物的历史遗迹、古树名木、名人旧居、近现代优秀建筑纳入保护范围;不仅注重保护物质遗产,还注重保护非物质遗产,包括文化艺术作品、民间传说、云锦书画,以及老地名、老字号等。2001年,全市组织修订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先后修订或制定了《南京市文物保护条例》、《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等一系列管理法规,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名城保护体系。2003年7月,明孝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从2003年开始,南京市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工作;2004年,正式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以明代四重城廓、三条历史轴线为框架,划定了13片环境风貌区、10片历史文化区、13片地下文物区以及一大批优秀近现代建筑,控制和保护面积达27平方公里,占老城总面积的58.5%;2005年6月,南京云锦、金陵刻经、金陵金箔和秦淮灯会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6年5、6月间,南京市又有13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9处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全市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7处(81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处(107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0处。2006年10月,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部署,南京市制定了《关于开展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意见》,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始启动。为了更好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2007年,全市举行了新一轮《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前期专家咨询会,并开始了新一轮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在对全市范围内的“非遗”项目展开普查中,推选出67个“非遗”项目,加上已列入省级“非遗”的20项,构成了南京市首批“非遗”名录10个大类。2008年,在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基础上,南京市首次公布了5批共计258处重要近现代建筑和10片近现代风貌区名录,丰富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2008年1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了87项南京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织了《金陵时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景展示,编辑出版《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2008年5月,东坝大马灯、骆山大龙、古琴―金陵琴派、南京白局、剪纸、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等6个项目被国务院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08年11月底,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基本结束,根据普查情况汇总:全市设立普查项目1129个(分别为民间文学311个、传统音乐151个、传统舞蹈152个、传统戏剧16个、曲艺26个、体育竞技31个、传统美术63个、传统技艺135个、传统医药34个、民俗210个),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
2.坚持城市功能区分的保护策略
为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市通过不断完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对城市发展实行组团式布局,采取建设新区、疏散老城、保护文化的策略,实行“一城三区”和“一个疏散三个集中”发展格局,拉开城市框架,逐步将老城密度较大的人口向新区转移,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赢得更大空间,使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得以保护和彰显,老城、新区的功能划分更加完善,发展各得其所。2001年,南京市抓住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之机,提出了“进一步拉开都市发展区框架,重点培育新市区;加快主城新区开发,提高旧城改造质量;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发展策略,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使南京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以更加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明确的城市功能定位,拉开了千年古城在新世纪跨越式发展的序幕。同年10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一个疏散三个集中”战略措施、加快发展“一城三区”的建设方针。“一城”:将原本规划在河西北部的奥体中心南移2.8公里,在秦淮新河以北,外秦淮河以西,14公里的长江岸边,建设一座56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标志区――河西新城。“三区”:110平方公里的东山新市区、80平方公里的仙林新市区、190平方公里的江北新市区。“一个疏散三个集中”即疏散老城人口,工业向开发区集中、建设向新区集中、高校向大学城集中。5―10年内,河西新城接纳老城人口20万,3个新市区接受外地和本市城市化及迁移人口130万,老城人口每平方公里降至2.5万以下,从而为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腾出空间,为塑造现代都市创造人气。
3.坚持展示特色魅力的保护取向
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和民俗文化是南京历史文化精华和特色所在,南京在保护的基础上注重展示,让历史遗存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处处可见的古都文化底蕴得以充分展现。与此同时,以“显山、露水、见城、滨江”为目标,对老城进行环境整治,使整个老城成为展示历史文化的大托盘。从2002年开始的老城环境综合整治,投入30多亿元实施秦淮河水环境治理等五大工程,建成沿河两岸五大风貌区、数十个历史文化景点,以及绵延近16公里的绿地长廊,再现了“桨声灯影秦淮河”的美景,并由此使南京市在2008年10月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在紫金山地区投入20亿元实施中山陵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景区;投入近10亿元,复建郑和下西洋宝船制造厂遗址,展示南京郑和文化风采;被老南京称作“九十九间半”的具有江南典型特色的私人宅院――甘熙故居,经修缮后重新开放;“明城墙风光带规划与实施”项目打造了南京人引以为豪的环城绿色项链,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新建了阅江楼、渡江胜利纪念馆、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以及民俗、城垣史、云锦、天文、地质和古生物博物馆等,形成了历史类、艺术类、科技类等系列博物馆群;2006年10月,正式公布《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4批191处近现代优秀建筑先后受到挂牌保护,建成了“南京1912”民国建筑区;2007年7月,率先在全国立法保护老地名,向社会推荐并重新启用了“苑城”、“杏花村”等23个已经消失的南京老地名,成为又一项全国首创性的保护老地名举措。
(三)以“名人精品工程”为载体,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深入实施精品战略,积极探索文艺创作规律,创作了一批弘扬时代主旋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十五”以来,全市共创作生产电视剧、电视片100多部(1500多集),新创和加工戏剧30多台,创作各类体裁文学作品2000多部(篇)、歌曲1000多首,出版图书1388种(总印数达3100多万册);有40多件作品在全国性重要奖项评比中获奖。在第八、九、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有15件作品入选,获奖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全省第一,并连续三届被省委宣传部授予“组织工作奖”和“优秀组织工作奖”。在国家级评奖中也不断取得好的成绩,实现了“中国艺术节大奖”、“文华大奖”、“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梅花奖”、“曹禺戏剧奖”等多项全国重大奖项零的突破,多次获得电视“金鹰奖”、音乐“金钟奖”等重要奖项。南京“名人精品工程”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实施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依靠规划引导创作
市委、市政府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对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优秀作品创作工作的领导,始终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提高组织程度。市里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五个一工程”领导小组,对全市“五个一工程”进行系统规划、全面指导和统筹协调,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遵照艺术创作规律,确立了“实施一批、准备一批、酝酿一批”的总体思路,统一规划,明确重点,分步实施,每三年制定一个创作规划。在此基础上,把“五个一工程”重点项目分别纳入各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奋斗目标,提请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全市统一部署,并列入区县及部门责任考核指标,实行目标管理,确保创作任务的落实。
2.完善工作机制,依靠投入激励创作
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文化经济政策,逐步加大对重点创作项目的投入,每年安排500多万元资金扶持创作。从1989年起就设立了“南京市文学艺术奖”,1998年设立了“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又恢复了中断多年的“金陵文学奖”(两年一届)。为了推出更多的名人名作,2006年,市委宣传部牵头启动南京市“文化名人精品工程”,每三年评选一次“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文化精品”,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授予荣誉称号,给予每个入选者10万元的奖励,并组织广泛宣传。“文化名人精品工程”包括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社科理论和文化经营四大类,其中文艺所占比重最大。在2006年首届“十大文化名人”评选中,有7个是文艺类人才;“十大文化精品”有8个是文艺类作品。2007年,对“五个一工程”奖金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总额比往届增长了2~3倍,有效地激发了创作积极性。
2006年9月28日,首届十大文化名人、十大文化精品颁奖仪式在南京举行
3.注重“两个效益”,依靠市场带动创作
南京市确立了“以精品占领市场,以市场带动创作”的发展思路,不断增强作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不断加大对优秀作品的宣传和营销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和开发市场,逐步提高优秀作品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国家机密》等在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热播,资金回报率都超过40%。舞台戏剧也通过有效的营销,逐步打开市场,收益较好。杂技主题晚会《太空遐想》投入32万元,利润100余万元;杂技剧《梦之旅》投入98万元,利润300余万元;话剧《平头百姓》投入40万元,演出收入84万元;小场话剧《我的第一次》投入6万元,收入15万元;扬剧《大泉魂》投入26万元,收入40万元。
4.重视队伍建设,依靠人才繁荣创作
南京市始终把培养人才、吸纳人才、用好人才作为多出优秀作品的关键工程来抓。2006年,市委宣传部设立了3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正式启动了“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即在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化艺术、文化经营等五个领域内,选拔、培养一批高层次宣传文化人才。这些业务素质好、有发展潜能的中青年业务骨干,被送到具有全国一流师资力量的浦东干部管理学院培训。同时,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以优#from 本文来自九象www.jike120.com,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秀项目借助社会贤才,缓解了人才“短板”的矛盾。全市坚持以任务带队伍,创造条件让各类艺术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骨干参与全市重大艺术项目的运作,从而磨炼出一支善打硬仗的创作队伍。以书法家孙晓云,越剧演员陶琪,影视编导吴建宁、陈应歧等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艺术人才通过岗位锤炼,已经成为全市文艺创作的中坚力量。截至2008年底,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各类文艺家协会会员1500多人。
(四)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繁荣公共文化事业
南京市文化局等部门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文件,2004年,印发了《南京市基层文化建设提档升级工程实施意见》,对全市基层文化建设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使各区县基层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2005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南京市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南京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相关政策措施。2005年12月,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6年1月,市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通过《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内的建立新型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列为“十一五”九大发展重点任务之一。2007年7月,市政协十一届五十五次主席会议提出了做好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公共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
1.公益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十五”以来,全市以承办全国性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为契机,加快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步伐,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南京市群众艺术馆)、奥体中心、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南京图书馆新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一大批设计新颖、设备一流的标志性大型文化设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档次,为广大群众享受高质量、高品位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条件。200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立项并开工建设又一批规模较大、档次较高、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标志性公共文化场馆。总投资近5亿元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已于2007年12月13日竣工并正式开放。投资1.5亿元的金陵图书馆新馆,建设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南京又一座“数字化”的新型现代化大型公共图书馆。为纪念渡江战役胜利,同时也为南京增添一份红色文化遗产与滨江文化地标,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渡江胜利纪念馆进行易地重建,新馆位于长江与秦淮河交汇的三汊河口公园,由胜利广场和主馆区两部分组成,已于2009年4月24日对公众开放。另外,在建的南京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南京文艺家创作基地、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新馆,以及正在筹建的南京美术馆新馆等新项目建成后,将与“十五”期末已建成的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构建起功能交错、品类丰富的南京公共文化场馆群,为各类群体提供服务。
2006年11月建成开放的南京图书馆新馆
2.基层文化阵地条件极大改善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市以“创建文化先进区县”为龙头,动员和组织市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以维护和保障各阶层群众公共文化权益为目标,加大投入,加快改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强化区级文化中心、图书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和特色文化广场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5年以来,全市组织实施了基层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健全和规范了一系列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制度,通过帮助改造,全市82个街道、32个镇全部建有500―1000平方米的文化设施,10个区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10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并创建了一批“五星级”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示范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特色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全市适合开展文化演出活动的大型文化广场有40多个,分布在各社区的中小型文化广场有100多个。2006年,全市有三个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这些文化场所都已成为南京市民开展文化活动的好去处。
3.农村文化工作不断加强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为新农村建设办好实事。2005年以来,市财政下拨扶持资金300万元,建成了50个市级五星级文化站,12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示范点。市文化局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帮扶重点项目六合区马集镇文化中心的建设。2006年,全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投资200多万元,帮助区县解决了一批无房文化站建设问题,改造了18个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创村级文化活动室示范点100个,处于全省前列。2006年出台的《南京市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用三年的时间解决全市农村乡镇文化站无房和面积不达标的问题。市文化局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新八件实事、乡镇文化站建设及送演出下乡工作的通知》,争取了200万元文化站建设补助资金和每年度40万元送戏下乡补助资金。市新闻出版局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力度,为全市650多个行政村建立了“农家书屋”档案,专人负责与各村书屋分管领导和管理人员挂钩联系,及时提供服务。市广电系统大力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双入户”和农村有线电视“进组入户”工程,全市农村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达100%,数字电视转换已达45万户,新发展20户以上通有线电视的自然村365个,新发展农村广播、电视双入户用户5.1万户。另外,为帮助农村发展好具有本地特点的地方文化,全市加强投入,重点扶持了一批民间特色队伍和民间特色文化项目,并将20个民间文化表演项目确定为市级保护项目,给予了一定的保护经费。
4.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九五”至“十五”期间,全市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大规模、有影响、受欢迎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群众文化素质。1997年以来,全市每年组织“新城市之光――南京新年音乐会”,已连续举办13届。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南京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8届。“九五”期间创办的“南京市读书节”,已成功举办了14届,参与读书节活动的总人数累计达到500多万。“金陵合唱节”已连续举办了6届。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市少儿艺术团队比赛和全市群众文艺创作表演。2002年5月举办的“花开金陵”文化月活动,组织了50多场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参加群众达20多万人。2004年组织开展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倒计时活动,引起强烈反响。2005年以来,全市广泛实施文艺下基层“四个一工程”,组织开展了以优秀舞台剧目展演及送剧目、送电影为主要内容的文艺下基层活动;组织东方院线开展“电影走进社区”的活动,每年为社区和农村放映公益电影数百场。2006年举办的“我爱南京”主题文化活动,通过“读南京”、“看南京”和“唱南京”形式,组织社会各界群众阅读《我爱南京》丛书,参观《龙蟠虎踞――南京历史文化陈列》、《南京规划建设展览》和城市建设新景观,开展歌唱新南京优秀歌曲大家唱活动,激发了广大市民热爱南京、建设南京的热情。2005年1月8日,“市民学堂”开始启动,学堂固定地点、固定时间,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市民关心的话题,每半月举办一次免费讲座,现已成为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文化品牌。另外,为全面推进“和谐南京”、“和谐文化”建设,从2007年开始,南京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举办“百场公益演出广场行”活动,在各大市民广场、文化广场以及社区广场,推出了歌舞、京剧、杂技、越剧、民乐、民间艺术、少儿歌舞等百余场专场公益演出,组织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走向民众、走进广场,为老百姓提供免费的文艺演出,引导市民积极参与高雅文化、健康文化,提高市民的欣赏水平,提升南京城市文化品位。市文联举办“金陵五月风”南京文学艺术节,以“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组织专业文艺团体和文学艺术家深入社区、乡村,带动全市群众文化活动1000多场,观众达百万人次。各区县从实际出发组织群众性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四季不断。截至2008年底,全市有60多支共8000余人的地区特色民间表演队伍,常年活动在社区、乡村,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
(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水平不断提升,稳步推进。按照国家统计口径,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004年为58.63亿元,2007年为111.65亿元,三年几乎翻一番,平均增幅在25%;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4年的2.84%增长到2007年的3.4%,对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不断增强。根据大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口径,2007年增加值为302.65亿元,占GDP比重为9.22%。预计2008年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35亿元,占GDP的3.58%,按大文化产业口径预计为35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为9.27%左右。全市文化产业显现出总量不断提升、亮点不断涌现、民营资本不断涌入、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等特点。
1.加强规划引导,实行产业政策扶持
全市组织编制了《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发展12个行业门类:即新闻传媒业、现代旅游业、出版发行业、工艺美术业、会展博览业、文化创意业、动漫游戏业、数字传输业、休闲娱乐业、教育培训业、印刷复制业、体育健身业。在发展布局上,明确南京市文化产业“一主三副两组团”的空间结构,“一主”指主城区,主城将形成三圈(新街口文化消费圈、湖南路文化消费圈、河西新城文化产业圈)协同、四带(滨江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带、秦淮河历史文化创意产业带、明城墙历史文化创意产业带、钟山生态文化休闲产业带)贯穿的发展格局;“三副”指依托新市区建设,形成浦口、江宁、仙林三个文化产业发展副中心;“两组团”指六合、溧水―高淳组团。全市出台了“5+1”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即颁布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南京文化产业的意见》、《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意见》、《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和《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修订)》等6个政策性文件,设立了每年1500万元的“南京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截至2008年底,已评审发放两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共计53个项目获得1891.8万元的资助,市委宣传部还会同市财政局及各主管局对扶持项目的实施、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2.加快载体建设,打造产业推进亮点
依照抓大文化主导产业和提高产业集聚效应的要求,全市扎实推进文化载体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园区、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交易市场、健身演艺场馆、娱乐休闲街区、文化主题公园、规模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基地发展。全市各区县都将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区域经济的主打牌。文化产业的兴起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民营企业顺天实业集团、飞元集团、天地集团、弘业集团、金榜集团等一批行业外的民营企业成立了文化产业企业,建立了发展项目和基地建设,占据了文化产业项目的半壁江山。全市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政策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截至2008年底,南京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基地5个,市级文化产业基地18个。全市有各类建成和在建文化产业园41个,入驻企业达到近700家,文化产业载体新建和在建项目近百项,总投资额近千亿。创意东8区成为全国十佳文化产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南京软件园、江苏文化产业园紫金山动漫1号、南京数码动漫创业园共同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称号。
3.加大招商力度,展现产业交易成果
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的同时,文化产业招商工作也如火如荼。2006年以来,每年举办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文交会以“百姓欢乐谷、文化嘉年华”为主题,融会、展、演、赛以及拍卖交易于一体,涵盖产业招商、文化旅游、书画艺术、古玩收藏、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图书音像等产业,并举办文化发展论坛、COSPLAY、艺术表演等精彩纷呈的论坛和活动。文交会吸引着近百个国内外文化名城、上千家境内外企业、10多万客商和近80万观众参与、参展。三届文交会现场交易金额突破1.7亿元,意向交易额达15亿元,共推出143个招商项目,融资总额达440亿元,现场签约31个项目,投资总额达65亿元。展会内容丰富、交易活跃、影响广泛、成果丰硕,在内容、形式、规模和参展企业数量、展会质量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文交会的品牌影响力、辐射力、吸引力得到了新的提升,构筑了长三角地区独具魅力的文化产业会展高地。
4.加大宣传力度,激发产业发展潜力
全市举办了创意产业论坛、文化产业论坛、文化产业学术年会、“对话南京创意先锋”论坛、“创意中国和谐世界――创意产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高峰论坛等活动。各类论坛汇聚政府官员、业内专家、行业精英、企业人才,集思广益、研讨交流、献言献策,为文化产业在南京的深化发展搭建平台、开拓思路,营造了浓郁的产业发展氛围。中央电视台、《?t望新闻周刊》、经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国家媒体多次聚焦南京文化产业,人民网、新浪网、联合早报网、凤凰卫视网等50多个国内外重要网站以及省、市其他媒体通过开展集中宣传、开设专栏专题报道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全市文化产业呈现出大跨越、大发展的上升势头,为文化南京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洲信息产业园
(六)以文化传播为手段,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
“十五”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全市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高起点、高规格、高水平的特色文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扩大了文化南京的国际影响。2001年至2008年,全市共派出187批文化团(组)2323人次,分赴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接待来自境外的文化团(组)60批1663人次。
1.组织开展大型文化往来活动,提升南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2003年11月,市杂技团《顶上芭蕾》节目组赴英国参加第75届皇家晚会演出,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接见和高度赞赏。2004年1月,南京民族乐团赴奥地利维也纳,在金色大厅举办了具有江南风格的“金陵寻梦”――猴年中国新年民族音乐会,受到热烈欢迎。2004年4月,根据中蒙文化交流计划,国家文化部派市杂技团赴蒙古国参加中国文化周开幕式及系列演出,取得成功。2004年至2008年,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累计有140多个国内外文化名城的市长或市长代表聚会南京,共商文化发展大计。组委会精心策划了10大类100多项文化活动,扩大了南京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2005年5月,南京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晋京,在人民大会堂联袂演出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作为文化部主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优秀剧(节)目展演活动开幕式演出。该作品还被列入文化部《2006年优秀文化产品出口指导目录》向外推介。2006年4月,根据中朝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受文化部委派,以南京市歌舞团、南京民族乐团、南京市杂技团为班底的江苏艺术团赴朝鲜参加“四月之春”友谊艺术节,一举夺得15个金奖、3个银奖,取得了“金牌最多,礼遇最高,口碑最好”的佳绩。2006年6月,在宁成功举办了由文化部、外交部和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阿拉伯艺术节南京分会场各项活动。此次阿拉伯艺术节是我国和阿拉伯国家首次联合举办的大型艺术节,也是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后中阿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主会场设在北京。南京作为唯一的分会场,为促进南京与阿拉伯国家友好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2008年8月,受文化部委派,市杂技团赴斐济、汤加、新西兰南太三国巡演。在斐济访演期间,斐济总统和夫人接见杂技团一行,并观看演出。2008年11月至12月,由市文化局策划、组织,并与台北县文化局合作,成功实施了“两岸城市艺术节――南京市文化艺术周和台北县文化艺术周”,增强了岛内民众对中华文化同根同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两岸城市文化交流活动入选2008年“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
2.积极开展文化对外贸易,实现优秀文化产品出口
近年来,杂技作为全市对外文化贸易的主体,对外商演日益频繁。2001年至2008年,杂技出访团组共有47批,550人次,分赴32个国家和地区商演。仅2008年,在全市32个出访项目中,杂技项目达11批,占出访团组总数的34.3%,先后出访了马来西亚、文莱、以色列、法国、俄罗斯、斐济、汤加、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2008年2月至6月,赴南美巡演;8月,受文化部委派,赴南太三国巡演;9月,赴俄罗斯参加第七届莫斯科国际青少年马戏比赛获得金奖;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赴法国、瑞士、比利时巡回商演;2008年12月至2009年,赴西班牙商演,为国家赚取外汇27万美元。杂技晚会《梦之旅》被文化部评为“2007―2008年度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
3.加强城市特色文化宣传,展现城市文化风采
新世纪以来,市委宣传部与市委党史办合作,在1998年出版《南京百年风云》(1840―1949)的基础上,于2001年6月和2004年4月,又连续推出《南京当代风采》(1949―2000)、《南京历代风华》(远古―1840)等大型图文史著,形成了共300余万字,9000多幅图片的南京古代、近代、当代的“历史三部曲”。2005年以来,市委宣传部策划推出城市电子名片《中国?南京》、《我爱南京》系列丛书(7本)、《中国南京简介》(六个语种)、画册《南京》、电视风光片《金陵畅想》、百集电视文化系列片《金陵文脉》、50集系列专题片《金陵民俗》和《金陵人杰》等一批“文化南京”宣传品,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南京的文化风采。2008年,在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重建工程工地上,发现了六朝长干寺地宫佛塔――七宝阿育王塔。这是迄今国内地宫出土的最大的阿育王塔之一,从其铁函出土到请出佛塔,国际和国内媒体都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极大地提高了南京的知名度。2008年4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组织70多名由省、市、区、县专业和业余艺术家以及文艺界专家学者组成的表演队伍,赴中央电视台录制《民歌中国》南京民歌民乐专题系列节目。第一次在央视的大舞台上,较为全面、系统地集中展示和介绍南京民风、民俗及民歌文化。2008年7月,该系列专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了较大反响,创央视音乐频道收视率新高,对宣传“文化南京”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文化南京”战略的启示
“文化南京”战略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给南京带来了可喜变化。回顾和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自觉,是实施“文化南京”战略的重要前提
就南京而言,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和政治、文化中心,在新的形势和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只有切实加强文化建设,使之与南京城市的功能定位相匹配,与江苏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要求相适应,与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的文化中心,才能抢抓发展先机,起到对全省文化发展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就广大群众来说,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这就十分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思想道德素养,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防止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迷失方向。
(二)充分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加强资源整合,是实施“文化南京”战略的重要条件
一是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是极具价值的宝贵财富。在彰显南京文化特色的同时,也为把南京建设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珍稀的资源。二是发挥人才科技优势,建设当代科教名城。南京是我国高等教育、科研四大基地之一,人力资源潜力巨大。应当积极依托在宁高校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建设当代科教名城。三是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加强对秦淮河沿岸的30多处古迹景点进行连片保护开发,打造秦淮文化旅游品牌;努力整合静海寺、中山陵、江东门、雨花台、梅园、郑和、渡江胜利等纪念馆宣传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品牌;深度开发桂花鸭、雨花石、云锦等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南京特色产品,形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充分发掘孙中山、郑和、曹雪芹、朱元璋等历史人物群的名人效应,打造南京历史名人文化品牌。
(三)努力探索文化建设规律,加强统筹协调,是实施“文化南京”战略的重要手段
实施“文化南京”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重要关系,以确保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一是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应当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坚持在文化题材、形式、风格、流派以及表现手法上的生动活泼、不拘一格,既弘扬主旋律,又兼顾多样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发展。二是主题与载体的关系。实施“文化南京”战略的主题是与它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和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紧密相连的,即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以人的现代化实现城市现代化。主题与载体既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又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是文化“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文化“软件”建设主要指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内容,文化“硬件”建设主要指组织机构、设备设施、舆论工具等物质载体。“软件”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但其又以“硬件”建设为基础。四是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事业的发展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则不但能够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经费来源,而且可以进一步突出和扩大先进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实施“文化南京”战略,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
(四)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方针,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是实施“文化南京”战略的重要目的
实施“文化南京”战略,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方针,“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最高目的,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生动体现,又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的真实写照,更是反映了十六大以来党一再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供稿章世和杞勇陈仕龙诸敏邱奕明缪慧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