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jike12050'><noframes id='jike12050'>

      开国英雄中的志愿军英烈

      您的当前位置:即刻范文网>范文大全>党团>党史上的今天>开国英雄中的志愿军英烈

      开国英雄中的志愿军英烈

      1950年7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决定》。9月25日,大会召开。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英雄模范,被公认为开国英雄。当时评选出全国战斗英雄350人,全国劳动模范464人。

      从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至1953年7月25日朝鲜停战,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命名的英雄,被称为志愿军英雄。被志愿军总部授予英雄称号的志愿军英雄、模范和特等功人员共371名。

      开国英雄中后来成为志愿军英烈的共6人,其中荣获志愿军英雄称号的2人,志愿军特等功臣1人,志愿军烈士3人。

      开国英雄中被授予志愿军英雄称号的杨根思和杨连弟烈士

      杨根思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的志愿军特级英雄

      杨根思

      杨根思,1922年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一个农民家庭。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数十次战役战斗,多次荣立战功,是著名的战斗模范和爆破英雄。

      1944年,他初次参战时,参加攻打一个伪军据点,所持武器只是一根长矛。敌人溃逃时,他紧紧盯住一个拿枪的伪军,用长矛与敌人展开搏斗。两人拼了几个回合,杨根思机智地大喊一声:“班长,后面上!”那个伪军吓得一回头,被杨根思一下刺中。这样,杨根思初次作战就缴到了枪,受到排长表扬。1946年在泰安战斗中,杨根思所在的突击班奉命攻占一座教堂。他们冲到教堂前的一排民房下却砸不开门,敌人不断地从房顶往下扔手榴弹。危急时刻,杨根思冲到离屋檐五六米远的开阔地,迎着敌人的子弹,两手左右开弓,向房顶连续甩出18颗手榴弹,炸得敌人鬼哭狼嚎。战友们乘机冲进屋内。

      战斗结束后,杨根思获得“战斗英雄”称号。

      1947年在齐村战斗中,杨根思抱着炸药包冲到一座大碉堡前,放好后正要拉弦,猛然听到碉堡里的敌人正吵嚷要投降,而领头军官不同意。杨根思当机立断,抱起炸药包跳入交通壕,飞起一脚踢开碉堡门,大喝一声:“缴枪不杀,谁敢顽抗,通通报销!”说着,就做出要拉弦的姿势。一看这阵势,碉堡内近一个排的敌人都乖乖地爬出来缴了枪。战后评功,杨根思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

      1950年9月,杨根思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成为著名的全国战斗英雄。10月,杨根思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二团第三连连长。

      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了,在志愿军的攻击下,美军溃不成军。志愿军第九兵团在朝鲜战场东线担任作战任务,发动对进至长津湖地区的美军海军陆战第一师、陆军步兵第七师的分割围歼战。第一次与美军交手,杨根思和三连面对的是其两支“王牌”部队。美军海军陆战第一师,位居美军“王牌”之首,享有“美利坚之剑”的美称。美军陆军步兵第七师,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打出了“北极熊团”“矛头”“水牛”三个“王牌团”。它完成作战任务像古代计时用的“滴漏器”一样准时,因此得名“滴漏器师”。

      战斗打响后,杨根思奉命率三连三排战士攻占并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1031高地东南———小高岭阵地的任务。小高岭是美军南逃的唯一通道,也是志愿军必守的要地。出发前,营长对杨根思说:“你们连守住了这个阵地,就打破了敌人的突围计划。要记住,你们三排不许敌人爬上小高岭,坚决把敌人消灭在小高岭阵地之前。”杨根思领受任务后带领三排战士顶着鹅毛大雪和呼啸的寒风,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向美军发起进攻。他们协同六连很快拿下了小高岭,并对固守小高岭作了周密的部署。

      经过多次战斗,阵地上只有杨根思和重机枪排排长两个人了,而且子弹打光了。杨根思对重机枪排排长说:“武器不能落到敌人手里,你赶快带着重机枪撤下去。”杨根思孤身一人留在了小高岭阵地。

      这时,美军海军陆战第一师又开始向小高岭倾泻炮弹,发起了第九次攻击。在美军蜂拥而上,爬近山顶的危急关头,杨根思毅然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冲向密集的敌群。随着一声巨响,杨根思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

      1952年5月9日,志愿军领导机关给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他特级英雄称号。志愿军中,荣获特级英雄、特等功臣的仅两人:黄继光、杨根思。他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根思连”。杨根思墓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英雄的家乡修建了杨根思烈士事迹陈列馆,纪念碑上刻着陈毅的题词:“杨根思烈士碑”。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朝鲜政府还在长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杨根思英雄纪念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杨连弟

      1919年,杨连弟出生于天津北运河畔北仓村,家境贫寒。1943年,杨连弟被日伪当局抓去当电业工人,爬杆架线。他终日奔波劳碌,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后来,他在建筑工地当架子工。垒台搭架、登梯爬高成为他独特的本领。

      1949年3月,杨连弟成为解放军铁道纵队一支队第一桥梁大队三连的随军职工,后来由职工入伍。他以技术工人身份入伍时已经30岁了,这在解放军中是少有的。8月,上级命令杨连弟所在的大队三个月内修复陇海铁路上的八号桥。这座桥横悬在两山之间,地势险要,是陇海线的咽喉,横跨在洛阳至潼关段观音堂以西的两山之间,是陇海路上最大的险工。桥墩高45米,上指蓝天,下临深壑,为当时全国之最。该桥是在1921年由法国和比利时专家共同设计的,历时四年建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它几次被炸毁,美国工程使节团曾用了两年时间也未能修好。

      1948年国民党军队逃窜时,又将八号桥毁坏。当时这座桥梁被炸得只剩下五座高低不平的桥墩矗立在深壑中,断裂的桥梁横躺在山谷里。车站上,解放军亟待运往西北前线的粮食、武器弹药及其他军需物资堆积如山,战士们个个心急如焚。

      要重新架起桥梁,必须首先登上桥墩,清理废弃物,铲平桥墩顶。但是如何登上桥墩却成为一个大难题。全团修桥动员大会后,杨连弟整天围着桥墩转,想着怎么能爬上去。他独自到桥墩下观察,发现桥墩上每隔3米多就有一根50厘米长、6厘米宽的铁夹板,而且夹板上还有圆孔,便大胆提出一个方案:用带钩的杆子钩住铁夹板上的圆孔,然后顺着杆子爬上去,把脚手杆绑在铁夹板上,再搭成单面云梯。在没有任何工程机械和安全措施的条件下,徒手攀登成了唯一方案。杨连弟和另外18名战士被确定为登高勇士。

      9月20日上午,登高开始。杨连弟攀登的时候,全团鸦雀无声,当时听到的只有风声。当他登到20多米高的时候,铁夹板越来越稀少,由间隔3米变为5米,最长的杆子也钩不到上面的铁夹板。班长刁树贵在下面连喊:“危险,快停下来!”杨连弟只是向班长微笑了一下,深吸一口气,踮起脚尖,踩着仅有6厘米宽的铁夹板,用一只手举杆,另一只手扶着光滑的水泥墩壁,沉着地用杆钩钩住了上面的眼儿,纵身爬了上去。后面的战友们紧跟着将云梯搭了上来。

      杨连弟就要攀到墩顶时,却被突出来的顶檐挡住了。笔直的长杆不能拐弯,无法钩到墩顶的铁夹板,在场的人们都屏住了呼吸。杨连弟发现上面有一根被炸断的钢轨突出在顶檐外,便解下腰间的绳子,甩上去套住钢轨,试拉几下,便用两脚蹬着墩壁向上攀。刚上了几步,就感到双手酸疼,身重千斤,但他咬紧牙,终于抓住钢轨,翻身跃到墩顶。当他掏出怀中的红旗高高举起时,桥下一片欢呼声,大家敬佩地说:“真是神兵上天梯啊!”

      杨连弟登上桥墩用了四个小时,而整平桥墩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桥高、风劲、地方窄,墩顶上面只有3平方米,稍有不慎,就会跌落下来摔成肉饼。特别是二号墩,顶面约有26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用钢钎、铁锤等传统工具需要两个月才能清除掉,但按照任务要求,则必须在十天内除掉。

      杨连弟和排长研究后,又创造了“轮番爆破,整平墩顶”的修桥方法,决定采取打斜眼儿、装土药、小剂量连续爆破的方法施工。全连同志轮流登顶打眼儿,杨连弟只身一人专门负责爆破。每次放炮时,要到檐下的脚手架上隐蔽,仅靠一块木板做掩护。在三天的时间里,爆破了100多次。他的耳朵被震聋了,头震晕了,也不换班。全团战士一鼓作气,在10月8日完成了全部任务。杨连弟以超人的胆略和绝技,创造了奇迹,使架桥任务提前20天完成。

      英雄的事迹震惊全团。铁道兵兵团党委给杨连弟记大功一次,并授予他“登高英雄”光荣称号。

      1950年9月25日,杨连弟在北京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被选入大会主席团。参加完大会后,杨连弟就出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铁道兵一师一团一连副连长。

      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展开,铁路、桥梁大部分被敌机炸毁,前方供应中断,杨连弟所在部队参加龙津桥抢修。由于缺少备用枕木,杨连弟冒着敌机轰炸,顺着一根由桥墩垂下的半截钢轨爬上17米高的下行线桥墩,取下40多根枕木,解决了工程急需,赢得了抢修时间。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被赶至“三八”线附近的“联合国军”为挽回败局,对志愿军后方补给线实施狂轰滥炸,炸毁了钢铁运输线上的重要桥梁之一清川江大桥。

      运输中断,上级命令一连在80天内修复。杨连弟奉命带一个排抢修清川江大桥。这时,恰逢朝鲜4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他们先后搭浮桥12次,均被冲毁。最后,杨连弟创造了修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钢轨架浮桥”的方法,终于使中断的清川江大桥胜利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小时。杨连弟荣立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他领导的一排荣立集体功。

      1952年3月,杨连弟所在部队进驻百岭川桥。该桥位于半径500米的弯道上,东靠峭壁,西临清川江,是满浦线上的枢纽。十座桥墩中,有五座已被炸坏,钢轨、枕木散落各处。5月15日上午,连里召开支委会,中间休息时,杨连弟因桥上有一个班正在起梁,就到桥上去看。他发现新修的第三孔钢梁由于过车多、负重大,移动了5厘米,就和战士们抬着压机上桥,准备移正钢梁。就在这时,一颗定时炸弹突然爆炸,一块弹片击中他的头部,他当场牺牲,时年33岁。

      杨连弟牺牲后,志愿军总部为杨连弟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from 本文来自九象www.jike120.com,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队为“杨连弟连”。为了纪念杨连弟,铁道部接受群众建议,将陇海铁路八号桥命名为“杨连弟桥”,并在桥头建立纪念碑和烈士塑像。

      1953年3月15日,杨连弟的灵柩从朝鲜清川江畔运回祖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6月25日,朝鲜政府追授杨连弟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1957年5月15日,天津各界集会纪念杨连弟牺牲五周年,朱德题词:“继承革命传统,建设伟大祖国”。彭德怀题词:“杨连弟烈士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心中”。1975年10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签署命令,授予杨连弟“朝鲜国旗勋章”。1985年10月17日,金日成再次签署命令,授予杨连弟“朝鲜友谊勋章”。1995年,洛阳铁路分局和陕县人民政府重塑杨连弟纪念碑。杨连弟的家乡天津市北辰区,建有杨连弟公园、杨连弟纪念碑和杨连弟烈士纪念馆。

      开国英雄中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的王凤江烈士

      1950年9月26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血战武家小庙英雄王凤江的战斗剪影》,使这位战斗英雄在全国闻名遐迩。

      王凤江,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肇州县。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热辽军区第三师第十旅战士、战斗组长,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第十四团班长、副排长、排长。

      1948年秋,武家小庙的战斗打响了。武家小庙虽说只是距义县城百余米的一座只有四户人家的村落,却是通往城里的必经之地。方圆50米内,密密麻麻的20多个地堡构成三道防线。地堡之前有梅花桩、电网、地雷、鹿寨、陷脚坑、绊马索、深壕等障碍物。左右两侧的地堡群和城头上敌人的火力,可以将武家小庙交织成一片无缝的火网。面对着国民党军两个营的兵力,十连奉命夺下武家小庙,王凤江的步枪一班担负着这次战斗最前沿的爆破任务。

      这是一场血战。王凤江贴着墙前边,接近了敌人第三道地堡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线。十连伤亡惨重,连长在刚接近第一道地堡时就牺牲了,连里的两个机枪班,只剩下两挺机枪还能射击。七个排级干部有六个牺牲了,一个受了重伤。王凤江临时当起了指挥员。

      王凤江和战友们眼见第三道地堡近在百米以内,但敌人猛烈的火力打得武家小庙烟雾腾腾。他们坚持在第二道防线上,难以推进。时间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战斗继续了六个多钟头,王凤江望着身边的五班党员姜得有说:“要死,和连长死在一起。我是党员,我不怕死;是党员,跟我来!”说着,他拿起武器就向前冲。

      姜得有立刻响应王凤江的号召:“我也不怕死,我跟着你走。”八班班长邢福山听见了王凤江的号召,激动地说:“我和你们一起并肩前进,我要在这次战斗中争取入党。”其他战士也积极响应王凤江的号召,拿起武器,跟着王凤江一起冲锋,占领了第三道地堡。

      当这场血战结束的时候,十连只剩下了17个人,而固守武家小庙的500多个敌人,除了50多个逃跑以外,其余被歼。王凤江和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夺取了武家小庙阵地。

      第三天,攻城大军从这个立足点上,顺利地突进了义县城。

      解放战争中,王凤江英勇作战,先后荣立大功四次、小功七次。1950年9月,他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同年,他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六师第三四七团七连副连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凤江参加了第一至第三次战役。1951年1月3日,在釜谷里战斗中,他率突击队攻占敌高地时中弹牺牲,年仅26岁,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志愿军三十九军党委授予王凤江“保国英雄”光荣称号。

      齐进虎

      开国英雄中没有被授予志愿军英雄称号的齐进虎、车元路、刁仁忠烈士齐进虎要要叶渡江侦察记曳中主人公的原型齐进虎,

      1926 年出生,

      山东荣成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华东野战军任侦察排排长,是著名的侦察英雄。影片《渡江侦察记》中主人公的原型正是齐进虎。当年齐进虎等人乘坐的木盆,现仍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内。

      1949年3月,解放军进军长江,齐进虎所在部队驻扎在安徽巢湖。为了准备渡江作战,上级将侦察黑沙洲上敌人兵力布防的任务交给了齐进虎。

      黑沙洲位于芜湖、荻港之间的长江中心,敌人在上面部署了大量兵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3月15日,齐进虎带领六名侦察员乘着一只小木船,冒雨偷渡到黑沙洲。进到黑沙洲后,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还顺着电话线找到了敌人的指挥部,常常去偷听敌人的电话,从中又掌握了不少情况。经过近一个月的侦察、摸索,他们把敌军的兵力、工事和火力分布等情况逐一摸清。

      当齐进虎和战友们准备渡江返回时,发现敌人封锁了江面,收缴了大、小船只,甚至连一块像样的木板都没留给他们。天黑后,齐进虎和战友们悄悄地摸到村子里,费了很大的劲,才在一个牛棚里发现了一个椭圆形的大木盆。他们把木盆抬到江边,借着夜色强行渡江。当他们把木盆划到江心时,巨大的风浪,使整个木盆剧烈地摇晃起来,几乎倾覆,冰冷的江水把大家都淋湿了。齐进虎鼓励战友们坚持、再坚持!

      天发亮时,大家终于上了岸。他们在大军渡江的前五天,把敌人的江防情报送到了指挥机关。凭借齐进虎侦察组带回来的重要情报,解放军猛烈地向黑沙洲炮击,准确地击毁了敌人所有重要的军事火力点,为渡江部队扫除了障碍。齐进虎被华东军区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

      1950年,齐进虎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同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二十七军第七十九师侦察队队长。1953年12月在咸海战役中触雷牺牲。

      车元路要要野冷枪运动冶中毙敌80余人

      车元路, 山西晋城人, 1929

      年出生,1946年入伍,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

      1948年5月17日,攻打临汾城的战斗打响了。车元路所在的三营担任中央突击队。战斗一打响,车元路就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和一名排长迅速从敌人火力网下爬到外壕边,把炸药包猛投过去。地堡被炸塌了,敌人拥出来向两侧逃窜。车元路爬上外壕,又独自运动到城墙边,连续炸毁敌人五个火力点,为大部队冲锋打开了通路。

      进入城内,敌人从一座房子上射来密集的子弹,进攻部队受阻。车元路从战友手中接过机枪,悄悄绕到房子后边,看见几十个敌人正居高临下扫射着。他把机枪往一段矮墙上一架,一阵猛扫,房子上的敌人纷纷毙命。左转右转,车元路竟单枪匹马闯进了临汾守敌总指挥梁培璜的指挥所———镇守使衙门。院里敌人正乱作一团,车元路的出现竟没引起他们注意。车元路从一具敌人尸体上取下一顶钢盔,往自己头上一扣,身体靠在大门旁墙壁上,双手平端机枪,高声吼道:“把枪都给我放下,谁动我就打死谁!”乱哄哄的敌人顺着喊声瞅去,这才发现院里出现了一名解放军战士。面对枪口,敌人只得顺从地放下了武器,呆站在那里。僵持期间,团长带领部队冲进来了,车元路扔掉钢盔,自豪地说:“报告团长,这就是梁培璜的指挥所,我逮了一大群俘虏!”战后,车元路荣立特等功。

      在解放战争中,车元路参加了解放大西北和解放大西南的战役,先后经历20余次战斗,立过特等功两次、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1950年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被授予“钢铁勇士”光荣称号。1951年3月,车元路随部队进入朝鲜战场,担任志愿军第六十军一七九师五三七团三营七连连长。他带领七连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1952年开展的“冷枪运动”中,他击毙敌人80余名。11月13日,车元路参加了朝鲜文登川战斗,在前沿阵地牺牲,时年23岁。

      中国文联党组原副书记孟伟哉当时是志愿军六十军一八○师五三八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车元路的葬礼。他回忆说:1953年二三月之交,残雪犹存之时,在朝鲜前线,我参加了全国战斗英雄车元路同志的葬礼。车元路是我们六十军著名的英雄。得知他牺牲的噩耗,我们都十分痛惜和震惊———战争无情,一个英雄离开了我们!车元路牺牲后,先被临时掩埋在前沿。垒起一个小小的坟头,五六个人不规则地站成一圈,默哀一会儿。车元路烈士之所以被移葬在这公路边,因为他是全国著名的战斗英雄。他的职务虽是连长,但遗体按阵亡的团级军官对待,待战争结束后要运回祖国;葬在公路边,正是为了将来运回方便。

      后来,车元路的遗体被运回国内,安放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刁仁忠

      刁仁忠,山东省海阳市小纪镇小纪村人,1942年参加八路军。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独立团侦察班长、排长,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六师侦察队队长等职务。

      1945年春,一艘日本运输船因大雾迷失方向驶入乳山口港。刁仁忠带领16名队员急速赶到乳山口,在当地党组织和民兵的配合下,将押船之敌全部擒获,并缴获大量米、面等物资。不久,他又带领四名队员化装成富商,在石岛智擒另一艘日本运输船上的五名日伪军,并将船开到八路军控制的文登县张家埠港。胶东军区为他们开了庆功会,他受到东海军分区的通令嘉奖,并升为排长。

      1947年春,刁仁忠任胶东六师侦察队队长,奉命带人潜入莱芜敌营捉“舌头”,擒获了包括敌副团长等在内的10名“舌头”,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

      在莱芜战役中,刁仁忠率领侦察小分队,潜入敌人阵地,智获汽车六辆,生擒敌副营长以下官兵13人,并获悉重要军事情报,对战略指挥作出重大贡献,受到野战军司令部嘉奖,被记一等功一次。

      在潍县战役中,刁仁忠带领三名侦察兵,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获首长“智胆可嘉”之赞。因战功卓著,荣膺“战斗英雄”“侦察英雄”“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等称号。

      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中,刁仁忠多次奉命完成侦察敌情的任务,被记特等功一次。

      1950年9月,刁仁忠被选为二十七军代表,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机智勇敢,屡建奇功。1951年,任志愿军第二十七军第八十师侦察科科长。

      4月,刁仁忠在第五次战役中侦察敌人炮火发射方位时中弹牺牲。刁仁忠牺牲后,被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原载:《党史博览》

      上一篇:邓颖超与天津早期妇女运动 下一篇:刘少奇在苏北盐阜区的500多个日日夜夜

      开国英雄中的志愿军英烈相关的文章

      开国英雄中的志愿军英烈温馨提示:如果您对即刻范文网(www.jike120.com)有任何建议,请通过我们的网站向我们反馈,感谢各位的建议与支持!